[发明专利]一种整车网络异常休眠唤醒监控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906654.0 | 申请日: | 2021-08-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913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 发明(设计)人: | 刘美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4L12/26;H04L12/4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丁云 |
| 地址: | 31005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整车 网络 异常 休眠 唤醒 监控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整车网络异常休眠唤醒监控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所述的监控方法包括:配置监控控制器;所述的监控控制器获取监控网络中各个控制器的网络管理报文;所述的监控控制器基于所述的网络管理报文监测异常休眠故障和异常唤醒故障并记录、存储形成异常监控数据。进而,基于异常监控数据排查发生异常休眠故障和异常唤醒故障的控制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软件方案进行监控排查,效率高,同时能够进行故障准确可靠定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故障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整车网络异常休眠唤醒监控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作为工业化尖端产物的汽车也已经走进千家万户,而汽车的性能自然也受到广大消费者和研发人员的重视。汽车最基本的要求是能够正常启动行驶,实现物理位移。但如果车辆蓄电池亏电,车辆将无法正常启动行驶。可见车辆亏电是一类非常严重的问题。
车辆上的能量来源主要来自汽油燃烧的化学能,转化成机械能带动车辆行驶,同时将部分机械能转化成电能供车辆上的电器使用;在车辆未启动前,车辆上各用电器的能量来源主要由小蓄电池提供,而小蓄电池的电能容量一般为45~90A.h,所蕴含能量是有限的;车辆启动后由发电机给整车用电器供电,包括蓄电池(此时蓄电池相当于一个电器负载),以使得在下次发电机工作前有足够的能量给车辆上的用电器工作。若蓄电池电量过少,则无法提供足够的能量给各个控制器和起动机完成发动机启动工作,车辆行驶基本需求也将无法完成。因此,我们要尽量减少蓄电池能量的消耗,避免非设计原因导致的蓄电池亏电造成车辆无法行驶。
当车辆出现亏电时,就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进行异常情况的排查,而可能引起的亏电原因如下:
1、蓄电池本身进行化学反应需要消耗一定的能量,当车辆静置时间过长(超过60天),导致蓄电池能量损耗;
2、用户非正常操作车辆,如长时间在发动机未运行情况下使用车辆上的用电器,导致蓄电池能量损耗;
3、发电机损坏,无法正常工作给蓄电池充电导致蓄电池能量损耗;
4、蓄电池本身老化,无法存储电能而不能提供能量;
5、车辆锁车后,有控制器无法休眠使得整车静态电流过大,导致蓄电池能量损耗;
6、其它原因导致蓄电池能量损耗;
其中第5类原因导致蓄电池亏电的问题较难排查,需要进行深入分析,并设计有效的排查方法,才能快速定位故障,解决问题。针对第5类原因导致蓄电池亏电的问题排查,主要有以下几种思路:
a、使用CANcase、GL3000等总线工具监测在锁车后整车总线网络的休眠情况,需要连接相应的设备,若是监测时间较长,需要长期占用设备,而总线设备较为昂贵,开支成本大,且记录数据庞大,分析问题困难。
b、在整车下电锁车后,使用电流钳在蓄电池负极监测电流,通过逐个拔掉控制器保险或者接插件,然后观测电流钳电流变化;当拔下某控制器保险或者接插件后,电流钳电流变化(降低)明显,从而定位静态电流异常控制器。此方法虽简单有效,但是工作量巨大。
因此,需要进一步设计合理的排查方法,方便快捷地定位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整车网络异常休眠唤醒监控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整车网络异常休眠唤醒监控方法,该方法包括:
配置监控控制器;
将整车网络作为监控网络,所述的监控控制器获取所述的监控网络中各个控制器的网络管理报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066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