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净化雨水的透水混凝土路面、加工装置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06270.9 | 申请日: | 2021-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817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申景涛;马昆林;胡明文;黄新宇;刘婉婉;邱远光;王晓杰;罗隽;张鑫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城建集团有限公司;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C7/32 | 分类号: | E01C7/32;E01C7/35;C04B28/04;B28C5/1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胡昌国 |
地址: | 41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净化 雨水 透水 混凝土 路面 加工 装置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净化雨水的透水混凝土路面、加工装置及制备方法,所述可净化雨水的透水混凝土路面包括透水混凝土下面层、处于所述透水混凝土下面层上部的透水混凝土上面层以及设置在所述透水混凝土上面层上表层的光催化罩面层,其中,所述光催化罩面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地坪漆9‑12份、固化剂0.5‑1.5份、稀释剂8‑10份、锐钛型纳米TiO2 0.5‑1.5份,可净化雨水的透水混凝土路面提高了路面对雨水径流的净化能力,可净化雨水径流中的不溶的悬浮颗粒、有机物、溶解的营养物质、重金属离子,实现对建筑垃圾进行资源化高效利用,不仅能减少环境污染,还能作为混凝土原材料的获取途径,具有重大的社会和经济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功能性水泥基材料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可净化雨水的透水混凝土路面、加工装置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社会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力之间的矛盾凸显,水体污染、水资源短缺等问题层出不穷。城市化高速发展,雨水径流量随之快速增长,大气污染物和地表污染物被降水冲洗,使污染程度加剧。城市降雨径流污染已成为仅次于农业面源污染的第二大面源污染,粉尘污染、汽车轮胎的磨损、机动车尾气排放等均会造成雨水径流的污染。目前城市雨水径流中通常含有的污染物有:不溶的悬浮颗粒Suspended Solids(SS)、溶解的营养物质(总氮TN、总磷TP)、重金属离子、有机物(多环芳香烃Poly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矿物油碳氢化合物Mineral Oil Hydrocarbons(MOH))等。开发高效的雨水收集处理及回用方法,对于缓解用水危机和促进雨水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进行以及城市道路的不断更新,城市既有老旧建筑物拆迁及水泥混凝土道路拆除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占城市垃圾总量的30%至40%,并且呈逐年增长趋势,目前这些垃圾大多被随意堆放,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因此对建筑垃圾进行资源化高效利用,不仅能减少环境污染,还能作为混凝土原材料的获取途径,具有重大的社会和经济意义。
透水混凝土是一种不含或含有少量细集料、具有较大连通孔隙体积分数的混凝土,它是建设“海绵城市”的重要途径之一。研究表明,由于透水混凝土的材料组成以及自身特殊的结构形式,其对雨水径流有一定的净化作用,透水混凝土可以对雨水径流进行收集、过滤处理然后渗入土壤,从而补充地下水,实现雨水的再利用。但由于雨水径流中污染物的复杂性,透水混凝土对其的净化作用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保证透水混凝土自身力学性能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其对污染物的去除性能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净化雨水的透水混凝土路面、加工装置及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净化雨水的透水混凝土路面,所述可净化雨水的透水混凝土路面包括透水混凝土下面层、处于所述透水混凝土下面层上部的透水混凝土上面层以及设置在所述透水混凝土上面层上表层的光催化罩面层;
其中,所述光催化罩面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地坪漆9-12份、固化剂0.5-1.5份、稀释剂8-10份、锐钛型纳米TiO2 0.5-1.5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透水混凝土上面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再生粗骨料1300-1350份、普通硅酸盐水泥400-450份、硅灰13-16份、水110-130份、减水剂1-2份。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透水混凝土下面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再生粗骨料1200-1250份、普通硅酸盐水泥450-500份、硅灰15-18份、水120-140份、减水剂1.5-2.5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城建集团有限公司;中南大学,未经中铁城建集团有限公司;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062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