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并网逆变器锁相环参数辨识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905804.6 申请日: 2021-08-06
公开(公告)号: CN113690933B 公开(公告)日: 2022-11-29
发明(设计)人: 李飞;陈平;吴金涛;温世全;张兴;王涵宇 申请(专利权)人: 合肥工业大学
主分类号: H02J3/38 分类号: H02J3/38;G06F30/27;G06N3/00
代理公司: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8 代理人: 王挺
地址: 230009 安***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并网 逆变器 锁相环 参数 辨识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并网逆变器锁相环参数辨识方法,所述锁相环参数包括锁相环比例系数和锁相环积分系数;并网逆变器锁相环参数辨识方法所涉及的拓扑结构包括并网逆变器(10)、电网(40)和锁相环参数辨识装置;所述锁相环参数辨识装置包括阻抗测量及计算单元(20)和参数估计及数据处理单元(30);所述阻抗测量及计算单元(20)包括采样单元(201)和计算单元(202),所述采样单元(201)接入电网(40)与并网逆变器(10)相连接的公共耦合点PCC处,实现对公共耦合点PCC处电压和电流的采样,所述计算单元(202)与采样单元(201)的输出端相连接,计算单元(202)与参数估计及数据处理单元(30)在算法内部实现数据交互;

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辨识方法建立含有未知并网逆变器锁相环参数的待估计阻抗,且使用粒子群优化算法结合测量阻抗进行参数估计,获得多组并网逆变器锁相环估计参数,对多组并网逆变器锁相环估计参数进行处理获得参数辨识结果,具体的,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参数设定,包括以下参数:

锁相环比例系数辨识下限KpPLLmin,锁相环比例系数辨识上限KpPLLmax,锁相环积分系数辨识下限KiPLLmin,锁相环积分系数辨识上限KiPLLmin

设在整个辨识过程中共进行了N次采样,将N次采样中的任意一次采样记为第y次采样,与第y次采样对应的频率记为阻抗测量频率fy,y=1,2,...,N,N为正整数;

步骤2,记并网逆变器(10)的正序阻抗为Zip(KpPLL,KiPLL,fd),其中,KpPLL为待辨识锁相环比例系数,KiPLL为待辨识锁相环积分系数,fd为电抗频率,所述电抗频率为正序阻抗Zip(KpPLL,KiPLL,fd)中电抗部分的频率,即正序阻抗Zip(KpPLL,KiPLL,fd)仅包含待辨识锁相环比例系数KpPLL和待辨识锁相环积分系数KiPLL2个未知参数;

步骤3,将锁相环参数辨识装置接入公共耦合点PCC;通过采样单元(201)采样N个阻抗测量频率fy时公共耦合点的三相线电压、并记为三相线电压Uy,采样N个阻抗测量频率fy时公共耦合点的三相电流、并记为三相电流Iy,y=1,2,...,N;

步骤4,将步骤3采样得到的N个三相线电压Uy和N个三相电流Iy送入计算单元(202),得到N个测量正序阻抗,并记为测量正序阻抗Zrpy,y=1,2,...,N;

步骤5,将N个阻抗测量频率fy和N个测量正序阻抗Zrpy送入参数识别及数据处理单元(30),使用N个测量正序阻抗Zrpy进行参数识别;

步骤5.1,定义待估计正序阻抗Zipdy(KpPLLdy,KiPLLdy,fddy),其中,KpPLLdy为待估计锁相环比例系数,KiPLLdy为待估计锁相环积分系数,fddy为待估计正序阻抗Zipdy中电抗部分中的频率,y=1,2,...,N;令fddy=fy,则待估计正序阻抗Zipdy表达为:Zipdy(KpPLLdy,KiPLLdy,fy);

步骤5.2,使用粒子群优化算法使待估计正序阻抗Zipdy的实部和虚部与测量正序阻抗Zrpy的实部和虚部一一逼近,直至满足估计条件,得到满足要求的待估计锁相环比例系数KpPLLdy和待估计锁相环积分系数KiPLLdy,具体的,建立粒子群优化算法函数fo(KpPLLdy,KiPLLdy),通过计算得到粒子群群体最佳位置gbest,gbest=(gbest1 gbest2),其中gbest1为粒子群群体最佳位置第一列,gbest2为粒子群群体最佳位置第二列;

则锁相环比例系数估计值KpPLLFy和锁相环积分系数估计值KiPLLFy分别为:

KpPLLFy=gbest1

KiPLLFy=gbest2

步骤5.3,按照步骤5.1-步骤5.2方法得到N个阻抗测量频率fy对应的N个锁相环比例系数估计值KpPLLFy和N个锁相环积分系数估计值KiPLLFy,y=1,2,...,N;

步骤6,参数估计及数据处理单元(30)根据预存的算法,对步骤5得到的N个锁相环比例系数估计值KpPLLFy和锁相环积分系数估计值KiPLLFy进行处理,具体的,

设锁相环比例系数辨识范围为[KpPLLmin,KpPLLmax],将[KpPLLmin,KpPLLmax]等分为m个锁相环比例系数辨识区间,并将m个锁相环比例系数辨识区间中的任意一个记为区间q,区间q的范围为[(q-1)δp,qδp],q=1,2,...,m,q为锁相环比例系数辨识区间的序号,δp为锁相环比例系数辨识范围划分步长,δp=(KpPLLmax-KpPLLmin)/m,m为锁相环比例系数辨识区间划分个数,将(q-1)δp记为区间q的下限边界值;

考察N个锁相环比例系数估计值KpPLLFy在[KpPLLmin,KpPLLmax]内的分布状况,并找到锁相环比例系数估计值KpPLLFy分布量最多的锁相环比例系数辨识区间,该区间的下限边界值即为锁相环比例系数辨识结果KpPLLF

设锁相环积分系数辨识范围为[KiPLLmin,KiPLLmax],将[KiPLLmin,KiPLLmax]等分为σ个锁相环积分系数辨识区间,并将σ个锁相环积分系数辨识中的任意一个记为区间λ,区间λ的范围为[(λ-1)δi,λδi],λ=1,2,...,σ,λ为锁相环积分系数辨识区间的序号,δi为锁相环积分系数辨识范围划分步长,δi=(KiPLLmax-KiPLLmin)/σ,σ为锁相环积分系数辨识区间划分个数,将(λ-1)δi记为区间λ的下限边界值;

考察N个锁相环积分系数估计值KiPLLFy在[KiPLLmin,KiPLLmax]内的分布状况,并找到锁相环积分系数估计值KiPLLFy分布量最多的锁相环积分系数辨识区间,该区间的下限边界值即为锁相环积分系数辨识结果KiPLLF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并网逆变器锁相环参数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2所述的粒子群群体最佳位置gbest的求解过程如下:

建立粒子群优化算法函数fo(KpPLLdy,KiPLLdy),其表达式如下:

fo(KpPLLdy,KiPLLdy)=

||Re(Zrpy)-Re[Zipdy(KpPLLdy,KiPLLdyfy)]|+|Im(Zrpy)-Im[Zipdy(KpPLLdy,KiPLLdyfy)]||

其中,Re()表示对()中的参数取实部;Im()表示对()中的参数取虚部;

使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寻找满足要求的待估计锁相环比例系数KpPLLdy和待估计锁相环积分系数KiPLLdy使粒子群优化算法函数fo(KpPLLdy,KiPLLdy)的值最小,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5.2.1,设置粒子群规模为n,粒子群优化函数变量个数d为2,粒子群优化算法学习因子1为c1,粒子群优化算法学习因子2为c2,粒子群优化算法速度权重W1,粒子群优化算法位置权重W2,粒子群优化迭代次数K,粒子速度最小值vmin,粒子速度最大值vmax

步骤5.2.2,随机生成n行2列的二维矩阵记为粒子群优化算法粒子种群xn×2,且第一列元素的随机数范围在锁相环比例系数辨识下限KpPLLmin到锁相环比例系数辨识上限KpPLLmax之间,粒子群优化算法粒子种群xn×2第二列元素的随机数范围在锁相环积分系数辨识下限KiPLLmin到锁相环积分系数辨识上限KiPLLmax之间,其中,记n行中任意一行为第a行,a=1,2,...,n,a为正整数,2列中任意一列为第b列,b=1,2,b为正整数,粒子群优化算法粒子种群xn×2中的任意一个粒子记为Xab,a=1,2,...,n,b=1,2,粒子群优化算法粒子种群xn×2中的任意一行粒子记为Xa,a=1,2,...,n,任意一行粒子Xa包含任意一行第一列的粒子Xa1,a=1,2,...,n和任意一行第二列的粒子Xa2,a=1,2,...,n;

粒子群优化算法粒子种群xn×2和粒子群优化算法粒子种群xn×2中的任意一行粒子Xa如下:

Xa=(Xa1 Xa2);

随机生成n行2列的二维矩阵记为粒子群优化算法粒子速度vn×2,且每个元素的随机数范围在粒子速度最小值vmin和粒子速度最大值vmax之间,其中,粒子群优化算法粒子速度vn×2中的任意一个粒子速度记为Vab,a=1,2,...,n,b=1,2,粒子群优化算法粒子速度vn×2中的任意一行粒子速度记为Va,a=1,2,...,n,任意一行粒子速度Va包含任意一行第一列的粒子速度Va1,a=1,2,...,n和任意一行第二列的粒子Va2,a=1,2,...,n;

粒子群优化算法粒子速度vn×2和粒子群优化算法粒子速度vn×2中的任意一行粒子速度Va如下:

Va=(Va1 Va2);

步骤5.2.3,计算粒子群优化算法粒子种群xn×2中的任意一行粒子Xa的种群适应度,记为粒子群适应度Fita,a=1,2,...,n,粒子群适应度Fita的值如下:

Fita=fo(Xa1,Xa2);

记粒子群任意一行最佳位置为pbesta,a=1,2,...,n,pbesta=(pbesta1 pbesta2),其中,粒子群任意一行最佳位置第一列为pbesta1,a=1,2,...,n,粒子群任意一行最佳位置第二列为pbesta2,a=1,2,...,n,粒子群任意一行最佳位置为pbesta如下:

pbesta1=Xa1

pbesta2=Xa2

pbesta=Xa

寻找Fita中的最小值记为粒子群最小适应度Fitamin,粒子群最小适应度Fitamin所对应的那一行粒子,记为粒子群最小适应度行粒子Xamin,Xamin=(Xa1min Xa2min),其中,Xa1min为粒子群最小适应度行第一列粒子,Xa2min为粒子群最小适应度行第二列粒子;

记粒子群群体最佳位置为gbest,gbest=(gbest1 gbest2),其中gbest1为粒子群群体最佳位置第一列,gbest2为粒子群群体最佳位置第二列,粒子群群体最佳位置为gbest如下:

gbest1=Xa1min

gbest2=Xa2min

gbest=Xamin

步骤5.2.4,更新粒子群优化算法粒子种群xn×2和粒子群优化算法粒子速度vn×2,并进行K次更新,记K次更新中任意一次更新为第k次更新,k=1,2,...,K,k为正整数;

记第k次更新时的粒子群优化算法粒子种群为xn×2k,第k次更新时的粒子群优化算法粒子种群xn×2k中的任意一个粒子记为Xabk,a=1,2,...,n,b=1,2,第k次更新时的粒子群优化算法粒子种群xn×2k中的任意一行粒子记为Xak,a=1,2,...,n,任意一行粒子Xak包含任意一行第一列的粒子Xa1k,a=1,2,...,n和任意一行第二列的粒子Xa2k,a=1,2,...,n,第k次更新时的粒子群优化算法粒子速度为vn×2k,第k次更新时的粒子群优化算法粒子速度vn×2k中的任意一个粒子速度记为Vabk,a=1,2,...,n,b=1,2,第k次更新时的粒子群优化算法粒子速度vn×2k中的任意一行粒子速度记为Vak,a=1,2,...,n,任意一行粒子速度Vak包含任意一行第一列的粒子速度Va1k,a=1,2,...,n和任意一行第二列的粒子Va2k,a=1,2,...,n,k=1,2,...,K;

第k次更新时的粒子群优化算法粒子种群xn×2k和第k次更新时的粒子群优化算法粒子种群xn×2k中的任意一行粒子Xak如下:

Xak=(Xa1k Xa2k);

第k次更新时的粒子群优化算法粒子速度vn×2k和第k次更新时的粒子群优化算法粒子速度vn×2k中的任意一行粒子Vak如下:

Vak=(Va1k Va2k);

第k次更新的步骤如下:

(1)记第k次更新时的粒子群优化算法粒子速度为vn×2k,更新公式如下:

Vak=W1×Va(k-1)+c1×rand×[pbest-Xa(k-1)]+c2×rand×[gbest-Xa(k-1)]

其中,rand为0到1之间的随机数,k=1,2,...,K;

当第一次更新即k=1时,Va(k-1)=Va0=Va,Xa(k-1)=Xa0=Xa

若Va1k和Va2k中有一个大于vmax则其值替换成vmax,若Va1k和Va2k中有一个小于vmin则其值替换成vmin

(2)第k次更新时的粒子群优化算法粒子种群xn×2k,更新公式如下:

Xak=Xa(k-1)+W2×Xa(k-1)

其中,k=1,2,...,K;

当第一次更新即k=1时,Xa(k-1)=Xa0=Xa

若Xa1k和Xa2k中有一个大于KpPLLmax则其值替换成KpPLLmax,Xa1k和Xa2k中有一个小于KpPLLmin则其值替换成KpPLLmin

(3)重新计算适应度,第k次更新时的粒子群优化算法粒子种群xn×2k任意一行粒子Xak,的种群适应度,记为粒子群适应度Fitak,a=1,2,...,n,粒子群适应度Fitak,的值如下:

Fitak=fo(Xa1k,Xa2k)

其中,k=1,2,...,K;

若Fitak<fo(pbesta1,pbesta2),则pbesta1=Xa1k,pbesta2=Xa2k,pbesta=Xak;反之,粒子群任意一行最佳位置pbesta保持不变;

寻找Fitak中的最小值记为第k次更新时粒子群最小适应度Fitamink,粒子群最小适应度Fitamink所对应的那一行粒子,记为第k次更新时粒子群最小适应度行粒子Xamink,Xamink=(Xa1mink Xa2mink),其中,Xa1mink为第k次更新时粒子群最小适应度行第一列粒子,Xa2mink为第k次更新时粒子群最小适应度行第二列粒子;

若Fitamink<fo(gbest1,gbest2),则gbest1=Xa1mink,gbest2=Xa2mink,gbest=Xamink;反之,粒子群群体最佳位置gbest保持不变;

步骤5.2.5,输出粒子群群体最佳位置gbest。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0580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