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脱氮除磷生化处理设备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905601.7 | 申请日: | 2021-08-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204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9 |
| 发明(设计)人: | 李安峰;卢瑞朋;徐文江;董娜;刘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C02F101/16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任岩 |
| 地址: | 10003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生化 处理 设备 方法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脱氮除磷生化处理设备,包括:厌氧池(1)、第一缺氧池(2)、第二缺氧池(3)、好氧池(4)、沉淀池(5)依次串联连接;其中,第二缺氧池(3)通过厌氧‑缺氧内循环系统(6)连接到厌氧池(1);好氧池(4)通过缺氧‑好氧内循环系统(7)连接到第一缺氧池(2)。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脱氮除磷生化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脱氮除磷生化处理设备及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国家对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的要求逐步提高,以及现有的生物处理工艺同步脱氮除磷能力有限,并且依靠单纯的生物处理手段无法满足严格的出水标准,实际工程中需要增加深度处理单元,造成成本的增加。因此,开发一种具有高效同步脱氮除磷能力的污水处理工艺对未来污水处理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脱氮除磷生化处理设备及方法,用于至少部分解决传统污水处理设备脱氮除磷能力有限、成本高等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公开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脱氮除磷生化处理设备,包括:厌氧池1、第一缺氧池2、第二缺氧池3、好氧池4、沉淀池5依次串联连接;其中,第二缺氧池3通过厌氧-缺氧(Anaerobic-Anoxic,AA)内循环系统6连接到厌氧池1;好氧池4通过缺氧-好氧(Anoxic-Oxic,AO)内循环系统7连接到第一缺氧池2。
进一步地,还包括:污水通过两段管道分别进入厌氧池1、第二缺氧池3。
进一步地,沉淀池5通过污泥回流系统8连接到第一缺氧池2。
进一步地,厌氧池1、第一缺氧池2、第二缺氧池3中设有搅拌装置12。
进一步地,好氧池4中设有曝气装置13。
进一步地,厌氧池1中溶解氧含量在0.2mg/L以下,第一缺氧池2、第二缺氧池3中溶解氧含量在0.2~0.5mg/L,好氧池4中溶解氧含量在2~3mg/L。
进一步地,AA内循环回流比为100%~200%;AO内循环回流比为100%~400%。
本公开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脱氮除磷生化处理方法,包括:原污水分两段依次进入厌氧池1和第二缺氧池3,反应池中的混合液依次经过厌氧池1、第一缺氧池2、第二缺氧池3、好氧池4、沉淀池5;其中,所述第二缺氧池3的混合液还通过AA内循环系统6回流至所述厌氧池1强化反硝化除磷过程;所述好氧池4的混合液还通过AO内循环系统7回流至所述第一缺氧池2强化脱氮除磷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厌氧池1主要进行厌氧释磷过程;所述第一缺氧池2主要利用其中的反硝化聚磷菌进行缺氧吸磷和脱氮过程;所述第二缺氧池3、好氧池4主要进行反硝化、硝化和去除有机物过程。
(三)有益效果
本公开的一种脱氮除磷生化处理设备及方法,通过AA内循环系统和AO内循环系统的调节强化了脱氮除磷效能;并且本公开采取了独特的内循环系统可以富集反硝化聚磷菌,它们可以通过“一碳两用”的方式,将NOx--N(NO3--N与NO2--N)代替O2作为电子受体,同时实现氮、磷的高效去除,节省了曝气能耗、碳源需求以及降低了污泥产量。
附图说明
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中脱氮除磷生化处理设备的工艺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厌氧池; 2 第一缺氧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未经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056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阀的留置针组件
- 下一篇:一种液电脉冲激波的电极系统及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