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富含花青素的水稻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04198.6 | 申请日: | 2021-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753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刘兴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兴明 |
主分类号: | A01G22/22 | 分类号: | A01G22/22;A01H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5700 湖南省常***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富含 花青素 水稻 生产 方法 | ||
一种富含花青素的水稻生产方法,包括现有优良水稻栽培、选育,其特征:首先用富含花青素的谷芭茅草与水稻杂交生产生产富含花青素水稻的母本系材料,通过多年培育后优选定型再与生长期相同的品质优良的水稻品种杂交(或称之为复交),优选定型后,再生产富含花青素水稻的核心种子,培育与优选后,用一系法繁育出富含花青素水稻的大田种子,再生产富含花青素水稻产品。该水稻的富含花青素成份,具有产量高,生产成本低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是一种应用农业生产中繁育水稻的方法,具体为一种富含花青素水稻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农业科技界的籼型三系杂交水稻,掀开了人类水稻生产史上崭新的一页,并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培育杂交水稻并大面积应用于生产的国家。这种亲缘杂交水稻虽然有很多优点和好处,但也存在有不足之处:产量虽然高,但优质米少,很难抵御小气候的变化,包括高温、低寒、阴雨等气候的抗性差。并且制种难度大,条件要求比较苛刻,生产制种成本高,每年每代种子都要重新制种。并且采用水稻的茎叶即稻杆作为动物饲料利用时,存在着适口性差,营养价值低的缺陷。
近年来,易豪雄等教授(‘水稻×五节芒属间杂交研究初报’,易豪雄等,……1981年12月)公开 了水稻与五节芒属间杂交研究:胡达礼于1977年首次报道了水稻与五节芒杂交获得成功的报导。虽然他们采用的所选用水稻—五节芒为材料,重复原杂交程序。具体过程如下:杂交亲本仍选用原水稻品种广选早为主要母本,增加75P12品种为辅助母本。父本仍选用当地野生五节芒,沿用原杂交程序,并采取了更加严格的隔离、杀雄、整穗、除药、授粉和套袋,高有杀雄对照稻穗多个(……)。尽管有报导资料多,但一直到近二十多年都没形成规模性生产及大面积应用, 究其原因是他们采用的方法还存在着问题与缺陷,只会停留的实验阶段。
花青素(anthocyan),又称花色素,属于生物类黄酮物质,而黄酮物质最主要的生理活性功能是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抗氧化能力。研究证明: 花青素是当今人类发现最有效的抗氧化剂,也是最强效的自由基清除剂,其抗氧化性能比VE高50 倍,比VC高20 倍,对-OH、H2 O2等活性氧均具有清除和抑制作用,尤其对- OH 的清除能力强于抗坏血酸,且清除作用与浓度呈剂量关系。即可以治疗癌症、心脏病、过早的衰老、关节炎。也可预防心脏病和中风的发生,增强免疫力,降低感冒的次数,抗炎,解除过敏,恢复血管的弹性,增强细胞的活力,控制血压等,目前天然富含花青素的食品开发利用已成为时代的总趋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所存在问题,研发了一种富含花青素的水稻生产方法,解决了目前水稻上述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技术方案是:一种富含花青素的水稻生产方法,包括现有优良水稻栽培、选育,其特征:首先是生产富含花青素水稻的母本系材料,采用耐低温的晚稻优质水稻品种(该品种水稻在9月份当气温低于15℃时仍然能开花杨穗)与其花粉期相同的自己栽培的富含花青素的谷芭茅草移体花粉杂交,制得富含花青素的水稻,而不是富含花青素的水稻的种子与产品,这过程及结果都是非常非常的很难的,成功的富含花青素水稻母本系材料穗粒具有五彩缤纷的颜色(紫红色占多点,稻杆显紫红色),再对富含花青素的水稻母本系材料进一步培育,多年培育与选择,优选定型后,在保持富含花青素的水稻母本系材料不变的情况下,再用富含花青素的水稻母本系材料与生长期相同的品质优良的水稻品种杂交(或称之为复交),复交后再通过多年培育与选择再优选定型后,可生产用于富含花青素水稻的核心种子,再通过多年培育与选择后,用一系法繁育出富含花青素水稻的大田种子,再用一系法生产富含花青素水稻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兴明,未经刘兴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041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