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通用型配电网故障在线监测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904080.3 | 申请日: | 2021-08-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251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 发明(设计)人: | 周菊根;龚伟;柴仁勇;黄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新余供电分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 |
| 代理公司: | 长沙优企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43 | 代理人: | 刘佳芳 |
| 地址: | 338025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通用型 配电网 故障 在线 监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通用型配电网故障在线监测装置,包括电网监测模块、集中器、数据处理模块、通讯模块、监控模块以及报警模块。所述电网监测模块连接集中器,集中器与数据处理模块连接,数据逻辑处理器连接通讯模块,监控模块接收通讯模块信息,报警室接受通讯模块信号。本发明在于采用了可兼容GPRS、3G、4G、Wifi、RFID等多种通讯方式,与外界进行信息交互和设备互联,易于实现远程操控和智能化运维,为电网故障监测和升级改造提供了便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网监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通用型配电网故障在线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配电网是电力系统中用户接受电能的最后一个环节,在整个电力系统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电网线路运行环境复杂,覆盖面积较广,用电及运行设备较多,配电网会受到各种因素影响,造成电参数的异常,甚至火灾等事故。因此要加强配电网的故障实时监测及运维管控工作,保证配电线路安全、稳定地运行。
目前国网集中器上行通讯模块主要采用GPRS方式进行数据传输,速率慢、不稳定、资费高,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已有被取代的趋势。同时市场上不同厂家的集中器通讯模块互不兼容,给配电网运行维护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通用型配电网故障在线监测装置,包括电网监测模块、集中器、数据处理模块、通讯模块、监控模块以及报警模块。所述电网监测模块连接集中器,集中器与数据处理模块连接,数据逻辑处理器连接通讯模块,监控模块接收通讯模块信息,报警室接受通讯模块信号。本发明在于采用了可兼容GPRS、3G、4G、Wifi、RFID等多种通讯方式;
所述的电网监测模块包括电流监测单元、电压监测单元、输电频率监测单元以及温度监测单元。
其中电流监测单元用于监测配电网的电流数值大小;
电压监测单元用于监测配电网各位置的电压值大小;
输电频率监测单元用于监测配电网各位置的输电频率大小数值;
温度监测模块用于监测配电网各个元器件的温度以及各个元器件所处位置的温度。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智能通用型配电网故障在线监测装置,其集中器用于收集电流监测单元、电压监测单元、输电频率监测单元、温度监测单元所获取的监测数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数据处理模块包括数模转换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逻辑处理器。用于将集中器输入的电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进行逻辑运算处理。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通讯模块采用可兼容GPRS、3G、4G、Wifi、RFID等多种通讯方式,通讯模块将数据处理模块处理后的数据与其他设备进行互联。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监控模块包括显示屏、控制台、主机。监控模块接收通讯模块的电压、电流、频率、温度等信息进行实时在线监测。设计监控软件,信息发送频率根据客户定制可调,利用定制化的时间窗口进行数据发送。
进一步的,软件设置用户权限管理功能。用户通过授权的用户名和密码进行登录,非授权用户无法使用本系统。登录后,可以对监测数据实时状态查看,查询历史存储的数据等。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报警室接受监控模块输入的信号,报警室的继电器接受监控模块信号进行触发相应动作,触发工作警示灯及扩音设备的开关,进行声光报警。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配电网巡检人员可以通过不同的通讯方式与现场数据处理模块进行信息交互,查询和上传现场监测数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在出现配电网电流、电压、输电频率、温度故障时,控制台通过通讯模块接收故障信号,报警室内工作人员会及时收到警示提醒,同时可以通过通讯方式通知检修维护人员进行故障排查和修复。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新余供电分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新余供电分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040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