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除菌级滤芯的清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03477.0 | 申请日: | 2021-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62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30 |
发明(设计)人: | 李研宇;李玥;何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卓谊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1/04 | 分类号: | B01D4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刘猛 |
地址: | 130600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菌级滤芯 清洗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滤芯清洗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除菌级滤芯的清洗方法。本发明所述清洗方法将滤芯置于常温液体纯净水中,并加热升温至90~95℃,保温,随后取出;将热处理后的滤芯通过注射用水清洗,再使用与注射用水相同压强的氢氧化钠溶液清洗,最后通过注射用水清洗,至清洗液的pH值与注射用水pH值一致,以及无肉眼可见异物;最后使用洁净压缩空气对清洗后的滤芯进行吹扫。通过本发明的清洗方法,可有效去除除菌级滤芯截留的铜、酯分子以及各种肉眼可见灰尘和微生物,选择的清洗液不会与滤芯本身材质发生反应,不会产生脱落物及其他可污染过滤液体的物质,同时还可有针对性的分为两种不同保存方法,可为企业节约大量劳动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滤芯清洗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除菌级滤芯的清洗方法。
背景技术
在食品药品的生产中,为了过滤液体内的杂质及保证无菌,需要使用除菌级滤芯(0.45+0.2um)对液体进行除菌过滤;考虑成本控制,使用的滤芯均需重复过滤,对除菌级滤芯的清洗效果及保存方法成为关键。
现有的清理方式在使用中,清洗液会与滤芯本身材质发生反应,从而产生脱落物,以及其他可污染过滤液体的物质,因此实际使用中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具有可改进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菌级滤芯的清洗方法,使得所述清洗方法可有效去除除菌级滤芯截留的杂质及毒素残留,选择的清洗液不会与滤芯本身材质发生反应,不会产生脱落物及其他可污染过滤液体的物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除菌级滤芯的清洗方法,包括:
步骤1、将滤芯置于常温纯净水中,并加热升温至90~95℃,保温,随后取出;
步骤2、将热处理后的滤芯通过注射用水清洗(清洗压强为0.2~0.3Mpa),再使用与注射用水相同压强的氢氧化钠溶液通过耐酸碱清洗设备清洗,最后通过注射用水清洗,至清洗液的pH值与注射用水pH值一致,以及无肉眼可见异物;
步骤3、使用洁净压缩空气对清洗后的滤芯进行吹扫。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对比了不加热直接注射用水清洗、以一定速率加热升温至90~95℃后注射用水清洗以及直接采用90~95℃加热后注射用水清洗,结果显示,不加热组杂质残留率为100%,直接采用90~95℃加热后清洗组杂质残留率为60%,而以一定速率加热升温至90~95℃后清洗组的杂质残留率仅为20%,可见本发明步骤1对于滤芯的预处理步骤可以直接影响后面对杂质的清洗效率,为此本发明优选加热升温为以3~5℃/min加热升温。
为了进一步去除杂质(例如铜、酯分子),本发明还优选在加热升温至90~95℃后加入等比例的N-甲基吡咯烷酮和二甲基乙酰胺,总质量百分浓度为60%,以及滤芯保温后取出置于pH为中性的液体(例如纯净水)中继续浸泡,用来去除滤芯中的铜、酯分子。相比采用酸性和碱性液体浸泡,采用中性液体浸泡能够完全除去N-甲基吡咯烷酮和二甲基乙酰胺残留。
作为优选,步骤1中所述保温的时间为15-20min,可以具体选择15min、18min或20min。
作为优选,步骤2中将热处理后的滤芯通过注射用水清洗2-4min(可以具体选择2min、3min或4min),氢氧化钠溶液清洗的时间为15min。其中,所述氢氧化钠溶液为0.2~0.4mol/L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具体选择0.2mol/L、0.3mol/L或0.4mol/L)。
此外,本发明所述清洗方法还包括步骤4,即如何对清洗后的滤芯进行保存:
根据滤芯再次使用时间按照如下两种方式进行保存:
A:滤芯再次使用时间为0~5天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卓谊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春卓谊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034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