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线在配网不同工况下的姿态展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02886.9 | 申请日: | 2021-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049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袁栋;刘利国;王琼;李妍;魏星琦;金晶;张轩;粟志元;窦延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电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北京博超时代软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8 | 分类号: | G06F30/18;G06F30/20;G06T17/30;G06F113/04;G06F113/16;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鼎立东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51 | 代理人: | 陈佳妹;贾满意 |
地址: | 210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线 不同 工况 姿态 展示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配电网架空线路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导线在配网不同工况下的姿态展示,包括基础计算参数包括工程所在气象区下各工况的温度、风速、覆冰厚度、风速平均高度、基准高度、导线的属性和绝缘子串的信息。该导线在配网不同工况下的姿态展示,在运行管理中如果能根据线路所在气象区实时、准确计算各种工况下导线的姿态,并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对计算后的导线模型实时进行绘制,综合线路走廊场景以及相关信息进行三维直观展示,在前期设计阶段、后期运维阶段都可以轻松发现和预判问题,避免事故,且任何时刻可以做到准确、高效、实时,可以在设计和运维阶段实时查看导线状态,计算结果还可以进行电气安全距离校验,规避事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电网架空线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导线在配网不同工况下的姿态展示。
背景技术
配电网架空线路具有工作距离长、杆塔设备既有分布于野外环境,又大量布置在城区的特点,配电线路还要与其它电力线路、通讯线路、道路以及河流沟壑等形成交叉跨越,线路的巡检、监控一直是电网企业的工作难点,在运行管理中如果能根据线路所在气象区实时、准确计算各种工况下导线的姿态,并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对计算后的导线模型实时进行绘制,综合线路走廊场景以及相关信息进行三维直观展示,在前期设计阶段、后期运维阶段都可以轻松发现和预判问题,避免事故。
目前部分设计院可以完成不同工况下导线的计算,但无法模型化,更无法通过导线模型结合走廊场景进行三维化的直观成效展示,配电网导线在各气象区不同工况下姿态的模拟,计算非常复杂,计算量过大,手工计算时间长、效率过低,而且结果极易出错,无法做到边设计、边修改、边查看结果,手工计算在实际的工程中没有可行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导线在配网不同工况下的姿态展示,具备精确计算出配电网导线在不同工况下的姿态,同时生成导线模型,实时展示导线姿态的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导线在配网不同工况下的姿态展示,包括基础计算参数包括工程所在气象区下各工况的温度、风速、覆冰厚度、风速平均高度、基准高度、导线的属性和绝缘子串的信息;随后根据导线、绝缘子串信息,代入当前工况分别计算垂直档距、导线风偏角、导线K值、绝缘子串角度、导线多段线状态计算,得到导线在不同工况下得到导线的空中姿态,所述导线在配网不同工况下的姿态展示的主要步骤如下:
不同工况下导线的姿态计算方法的主要步骤如下:
一、计算垂直档距
1.1计算自重比载
1.2计算垂直档距;
二、计算线的风偏角
2.1根据基准风速计算基准风压
2.2计算导线及地线方向的水平风荷载标准值(N)
2.3导线的自荷载
2.4风荷载
2.5线风偏角=风荷载/导线的自荷载;
三、计算导线K值
3.1根据下列参数解一元三次方程计算导线水平应力
3.2计算覆冰时综合荷载
计算综合荷载;
四、计算绝缘子串的角度
4.1计算摇摆角
4.2计算耐张串下倾角;
五、计算悬链线
根据前面计算出来的不同工况下导线两头绝缘子串的风偏角和下倾角可以得到串的矩阵,计算出导线两边的端点,再由导线的K值加上重力向量得出导线的最终拟合点,得出具体模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电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北京博超时代软件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电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北京博超时代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028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