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路巡检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02221.8 | 申请日: | 2021-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099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张颖豪;张逸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寰宇鹏翔航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人民中科(济南)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46;G06N3/04;G06N3/08;G06T7/00;G06T7/73 |
代理公司: | 深圳华屹智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85 | 代理人: | 陈裕恒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路 巡检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路巡检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能够通过获取待检测输电线路的输电线路图像;对所述输电线路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得到特征金字塔;根据所述特征金字塔确定多尺度语义特征;对所述多尺度语义特征进行语义增强,得到语义增强的增强特征图像;根据所述语义增强的增强特征图像确定所述待检测输电线路的缺陷类别和缺陷位置,如此能够提升输电线路图像的处理效率,能够更加准确快速地检测输电线路的缺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线路巡检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路巡检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普遍的输电线路巡检方式包括人工巡检、直升机巡检、无人机巡检。
直升机巡线相对人工巡线而言极大地提高了效率,但巡线作业人员仍需承担大量人力工作,目前常规直升机巡线作业是“双人双检”模式,对缺陷的识别和判定完全依托巡检人员的经验,图像与视频的采集过程也是以人工采集为主,在处理过程中,缺少图像智能化识别、缺陷自动化判定的功能,图像数据处理自动化程度低,人员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一方面直升机巡检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的链条较长、环节多,数据主要靠线下流转,效率低、安全性保密差,数据成果提交周期长,对运检系统的支撑不足;另一方面,直升机巡检每年上百TB的巡检数据未得到充分利用和挖掘,数据利用率较低。
无人机巡检作为一种使用巡检设备对输电线路进行巡视检查的全新巡检技术,在山区等一些受地理环境、天气状况因素影响较大的地区,可以充分发挥其灵活快捷、工作效率高的特点,实现快速获取清晰影像资料并通过分析和处理,来判断线路运行情况,是人工巡检效率的数十倍。通过无人机巡检,可近距离检测架空输电线路,实现零死角、零盲区地准确发现导线断股、绝缘子损坏等缺陷。此外,利用无人机巡检可以免除人工登塔、走线等作业,能够有效降低劳动强度,提高运维效率,控制人员伤亡风险。运用无人机进行缺陷识别,提升了巡检效率,确保了对电力设备状态的运行维护能力。
利用直升机或无人机巡检可以节省人工巡检的效率,但所获取的大量图像与视频数据依靠传统图像处理方法效率不高,智能化程度较低。因此,大量巡检数据处理分析周期较长,导致对于运检系统的支撑不足,其次海量的巡检数据未得到充分利用和挖掘,导致数据利用率较低造成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线路巡检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能够提升输电线路图像的处理效率,能够更加准确快速地检测输电线路的缺陷。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线路巡检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待检测输电线路的输电线路图像;
对所述输电线路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得到特征金字塔;
根据所述特征金字塔确定多尺度语义特征;
对所述多尺度语义特征进行语义增强,得到语义增强的增强特征图像;
根据所述语义增强的增强特征图像确定所述待检测输电线路的缺陷类别和缺陷位置。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线路巡检装置,所述线路巡检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检测输电线路的输电线路图像;
特征提取模块,用于对所述输电线路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得到特征金字塔;
多感受野级联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特征金字塔确定多尺度语义特征;
语义引导学习模块,用于对所述多尺度语义特征进行语义增强,得到语义增强的增强特征图像;
分类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语义增强的增强特征图像确定所述待检测输电线路的缺陷类别和缺陷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寰宇鹏翔航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人民中科(济南)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寰宇鹏翔航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人民中科(济南)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022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