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汽水换热二次均压的容积式换热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901519.7 | 申请日: | 2021-08-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906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 发明(设计)人: | 张炜;刘瑞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东方能源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8D7/00 | 分类号: | F28D7/00;F28D7/02;F28D7/08;F28F17/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 | 郝震 |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汽水 二次 容积 换热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汽水换热二次均压的容积式换热器,包括一级换热器壳体、一次均压箱、一次均压箱疏水管、一级换热器、二次均压箱、二级换热器、连接法兰、罐体法兰、换热器疏水口、被加热工质入口、被加热工质出口;二级换热器位于一级换热器壳体下部,两级换热器采用法兰连接的方式,可以灵活配置各级换热器的通流面积,通过增加或减少管道数量、增加或减少管道直径来控制换热器入口的流速和换热面积,达到理想的换热效果;一次均压箱、一次均压箱疏水管、一级换热器、二次均压箱均位于一级换热器壳体的壳腔的水平方向中下部,所以,本发明既可作为容积式换热器也可作为蒸发罐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液换热处理系统领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汽水换热二次均压的容积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容积式换热器是利用冷、热流体流经蓄热室中的蓄热体表面,从而进行热量交换的换热器,容积式换热器的冷、热流体被固体间壁隔开,并通过间壁进行热量交换的换热器,因此又称表面式换热器。
容积式换热器主要由储水罐体、换热器盘管管束、热媒进出口、被加热介质进出口及各种仪器仪表接口等组成,容积式换热器种类很多,一般是从外形上分为立式和卧式两种,还有从热媒性质上分为汽水型和水水型,即热媒采用的是气态或液态,从罐体内的结构分为容积式和半容积式(即热浮动盘管式)等。现有技术中的汽水换热容积式换热器技术缺点:a.由于蒸汽的密度较低,造成换热器入口的高流速,会影响一部分动能。在高真空和低的换热温度时尤为突出,很小的真空变化都会影响冷凝温度;b.现有的容积式换热器热媒进口比较集中,蒸汽在进入换热器后过热度迅速降低达到蒸汽的冷凝放热区,由于蒸汽冷凝所释放热量占整体热量焓值的85-90%,所以在此区域会释放出大量的汽化潜热,如果被加热介质的压力临近饱和压力,容易出现闪蒸和震动现象;c.一般管侧运行蒸汽,在蒸汽冷凝放热后加热器管侧冷凝后的水量很小,造成管侧后段几乎没有换热作用,造成一定的浪费。在小流量或换热器选型稍大时尤为突出。现有换热器的换热管采用整根制作,前段流速过高,后段流速过低,流速分布极不均衡。
因此,提供一种换热均匀、避免闪蒸及振动、维修替换简便、可局部快速匹配的换热器显得尤为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汽水换热二次均压的容积式换热器,包括一级换热器壳体、一次均压箱、一次均压箱疏水管、一级换热器、二次均压箱、二级换热器、连接法兰、罐体法兰、换热器疏水口、被加热工质入口、被加热工质出口;
所述的壳体可为单层或双层保温结构;所述的壳体包括下部连接壳腔所述的罐体法兰位于一级换热器壳体的侧面,用于一级换热器壳体本体与侧壳体的连接;
所述的一次均压箱为两根母管或两根母管与多根支管结构,所述的母管为水平对称分布在所述的一级换热器壳体壳腔的水平方向中下部,所述的母管均一端开口、一端封闭,开口均焊接在所述的一级换热器壳体上;
所述的一次均压箱疏水管两端开口焊接于所述的一次均压箱两根母管的底侧中部,分布在所述的一级换热器壳体壳腔的水平方向中下部;
所述的二次均压箱包括中部连接腔室、位于中部连接腔室两侧的小联箱;所述的中部连接腔室上、下两端开口,开口处连接有法兰堵板;所述的小联箱为两个或多个,所述的小联箱均一端开口、一端封闭,开口端焊接在所述的中部连接腔室左右两侧或上侧、左侧、右侧位置;所述的二次均压箱分布在所述的一级换热器壳体壳腔的水平方向中下部;
所述的一级换热器包括多根S型换热管,所述的多根S型换热管分布于所述的二次均压箱的两侧,所述的多根S型换热管可单层或者多层或错位布置,所述的S型换热管的两端开口均分别焊接于所述的一次均压箱的管道侧面和二次均压箱的中部连接腔室、小联箱的管道侧面;所述的一级换热器位于所述的一级换热器壳体壳腔的水平方向中下部;
所述的二级换热器包括二级换热器壳体和换热管管束;所述的换热管管束的开口端焊接在所述的中部连接腔室下侧;所述的所述的二级换热器壳体通过所述的连接法兰与所述下部连接壳腔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东方能源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西安东方能源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015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