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磁流变抛光旁路控制的装置与方法、磁流变抛光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01071.9 | 申请日: | 2021-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420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王道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圭精密科技(东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1/00 | 分类号: | B24B1/00;B24B29/02;B24B51/00;B24B57/02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智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56 | 代理人: | 陈令轩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变 抛光 旁路 控制 装置 方法 设备 | ||
1.一种磁流变抛光旁路控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控制单元,电源控制单元包括三工位旋转开关、机床单元电源、抛光单元电源Ⅰ、抛光单元电源Ⅱ;
三工位旋转开关置于电源关位时,机床单元电源、抛光单元电源Ⅰ、抛光单元电源Ⅱ均断开,设备不工作;
三工位旋转开关置于抛光位时,机床单元电源、抛光单元电源Ⅰ、抛光单元电源Ⅱ均通电,设备工作于抛光模式;
三工位旋转开关置于旁路位时,机床单元电源、抛光单元电源Ⅰ断开,抛光单元电源Ⅱ通电,设备工作于旁路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流变抛光旁路控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三工位旋转开关输入端与外部供电连接,抛光位输出端与干路输入端连接;干路输出端一路连接床身单元电源的输入,一路连接抛光单元电源Ⅰ的输入,一路设干路接触器线圈,一路设干路接触器主触点与抛光单元电源Ⅱ连接,干路接触器主触点常开;
三工位旋转开关旁路位输出端与旁路输入端连接,旁路输出端一路设旁路接触器线圈,一路设旁路接触器主触点与抛光单元电源Ⅱ连接,旁路接触器主触点常开;
三工位旋转开关置于抛光位时,旁路接触器线圈不通电使旁路接触器主触点断开,干路接触器线圈通电使干路接触器主触点闭合;
三工位旋转开关置于旁路位时,干路接触器线圈不通电使干路接触器主触点断开,旁路接触器线圈通电使旁路接触器主触点闭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流变抛光旁路控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干路接触器线圈与旁路接触器辅助常闭触点串联后,接入干路输出端;旁路接触器线圈与干路接触器辅助常闭触点串联后,接入旁路输出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流变抛光旁路控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干路输出端设有干路断路器,旁路输出端设有旁路断路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磁流变抛光旁路控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抛光单元电源Ⅰ输入端设有变压器Ⅰ,变压器Ⅰ输出端一路作为抛光单元电源Ⅰ的~220V电源,一路经直流电源Ⅰ转换作为抛光单元电源Ⅰ的直流24V电源;
抛光单元电源Ⅱ输入端设有变压器Ⅱ,变压器Ⅱ输出端一路作为抛光单元电源Ⅱ的~220V电源,为抛光控制单元匀化器电机、回收泵电机、传送泵电机供电;一路经直流电源Ⅱ转换作为抛光单元电源Ⅱ的直流24V电源,为匀化器驱动、回收泵驱动、传送泵驱动、补液泵电机供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磁流变抛光旁路控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还包括机床控制面板,由抛光单元电源Ⅱ直流24V电源供电;机床控制面板包括旁路开关按键、传送泵启停按键、回收泵启停按键;装置还包括继电器KA10、继电器KA11、继电器KA12;
旁路开关按键与继电器KA10线圈构成回路;继电器KA10常开触点与补液泵电机构成回路;传送泵启停按键与继电器KA11线圈串联后与继电器KA10常开触点并联,继电器KA11常开触点置于匀化器驱动、传送泵驱动使能信号传输线路;回收泵启停按键与继电器KA12线圈串联后与继电器KA10常开触点并联,继电器KA12常开触点置于回收泵驱动使能信号传输线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磁流变抛光旁路控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还包括计时器Ⅰ、计时器Ⅱ;计时器Ⅰ置于匀化器驱动、传送泵驱动、回收泵驱动使能信号传输线路;计时器Ⅱ置于补液泵电机回路;
抛光单元电源Ⅱ的变压器Ⅱ输出端一路从~220V电源和直流24V电源引出,接旁路接触器辅助常开触点,为计时器Ⅰ、计时器Ⅱ供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磁流变抛光旁路控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还包括继电器KA01、继电器KA02,由床身单元控制器进行控制;继电器KA01常开触点Ⅰ置于补液泵电机回路,继电器KA01常开触点Ⅱ置于匀化器驱动、传送泵驱动使能信号传输线路,继电器KA02常开触点置于回收泵驱动使能信号传输线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圭精密科技(东莞)有限公司,未经华圭精密科技(东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0107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定位系统的车载自动遮阳板
- 下一篇:一种折叠车架及婴儿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