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配网架空线路全运行工况感知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00932.1 | 申请日: | 2021-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79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鹏;谭子毅;吴泳中;李丰;葛阳;赵中研;曾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肇庆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H02J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彭东威 |
地址: | 5106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网架 线路 运行 工况 感知 系统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配网架空线路全运行工况感知系统及方法,其中该系统包括:故障指示模块,用于检测预置配网线路范围内的暂态波数据、确定暂态波扰动位置以及检测配网线路的温度;无线通讯模块,用于将故障指示模块检测到暂态波数据、暂态波扰动位置以及配网线路的温度数据传输至远程控制终端,远程控制终端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数据构建配网线路的运行工况分析模型,以及暂态波干扰源分析电力系统性能状态,获取配网线路健康状态分析结果。本申请减少人力物力的浪费,缩短故障修复的时间。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力系统故障感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网架空线路全运行工况感知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配网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复杂、供电半径短、线路与电缆线路共存,难以实现故障定位并选择性地切除故障。目前,国内配网大多仍采用人工巡线的方法定位故障,故障发生后停电时间较长,影响供电质量。
在故障停电中,10kV配网停电是主网故障停电的近100倍。因此,减少10kV配网故障停电对于提高供电可靠性具有现实意义。要减少故障停电,一是要减少故障发生的次数,通过提高设备质量、提高电缆化率、加强设备运行维护、优化避雷器设置等手段,降低故障发生的可能;二是要缩短故障停电的时间和范围,通过配网自动化等技术手段,准确隔离故障,快速查找故障点,解决故障问题,实现快速复电。其中,快速精确地查找到故障点然后快速复电至关重要。
目前,配电线路故障感知主要依靠变电站内继电保护装置动作信息确定故障线路,通过线路上安装的故障指示器、馈线自动化终端等,查找故障区段。但是,由于配网自动化程度不高,且配网自动化终端仅能确定一个较大的故障范围,往往需要供电所运行人员巡线查找故障,不仅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延长了故障修复的时间。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配网架空线路全运行工况感知系统及方法,使得减少人力物力的浪费,缩短故障修复的时间。
有鉴于此,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配网架空线路全运行工况感知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故障指示模块,用于检测预置配网线路范围内的暂态波数据、确定暂态波扰动位置以及检测配网线路的温度;
无线通讯模块,用于将所述故障指示模块检测到所述暂态波数据、所述暂态波扰动位置以及配网线路的温度数据传输至远程控制终端,
所述远程控制终端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数据构建配网线路的运行工况分析模型,以及暂态波干扰源分析电力系统性能状态,获取配网线路健康状态分析结果。
可选的,所述故障指示模块包括:
暂态波检测单元,用于获取配网线路中的实时电压电流数据,并将实时电压电流数据与稳态电压电流数据进行比对,判断配网故障类型;将电压暂态波与电流暂态波的极性进行比对,判断暂态波扰动是否发生在电力系统内部;记录暂态波扰动发生时刻以及计算暂态波扰动位置。
可选的,所述故障指示模块包括:
红外感知单元,用于采集配网线路的温度数据。
可选的,所述故障指示模块包括:
显示单元,用于显示配网线路的所述暂态波数据、所述暂态波扰动位置以及配网线路的温度;
图像识别单元,用于采集所述显示单元的图像数据,以及识别所述图像数据,所述图像数据包括配网线路的所述暂态波数据、所述暂态波扰动位置以及配网线路的温度。
可选的,所述故障指示模块包括:
数据库,用于保存配网线路的历史稳态电压电流数据、历史稳态温度数据。
可选的,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为LoRa通讯模块、NB-IoT通讯模块或GPRS通讯模块中的一种。
可选的,所述远程控制终端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肇庆供电局,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肇庆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009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