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特钢棒材质量监控与诊断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900741.5 | 申请日: | 2021-08-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97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 发明(设计)人: | 马立峰;姬亚锋;薛霖;孙杰;马立东;马自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30024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技术 特钢棒 材质 监控 诊断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特钢棒材多工序工艺质量监控与诊断方法,主要依托大数据技术、数据挖掘等技术。首先,通过特钢棒材轧制历史数据建立适应现场定制化生产要求的特钢棒材各项工艺产品质量标准规则库;其次,为获得真实可靠的数据,对现场收集的原始过程数据进行清洗,剔除异常数据,获得高质量的目标数据源,通过自动化、智能化技术构建特钢棒材轧制工艺全流程数据集成以及质量监控信息平台;最后,采用朴素贝叶斯分类(NBC)方法对预处理后的数据集进行特征分析与分类,从大量特钢棒材轧制数据中获得有效的、真实可靠的数据信息,结合核主成分分析(KPCA)方法实现基于核方法的特钢棒材多工序工艺质量监控诊断与异常追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数据监控与诊断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特钢棒材质量监控与诊断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特钢棒材用途十分广泛,因此对其质量要求也各不相同。根据特钢棒材用途的不同,对其力学强度、冷加工性能、热加工性能、易切削性能和耐磨耗性能等不同性能特征也各有偏重。总体要求是:提高特钢棒材内部质量,根据深加工的种类,材料本身应具有合适的性能,以减少深加工工序,提高最终产品的使用性能。钢铁工业是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流程工业之一,特钢棒材精整过程由矫直、倒棱与探伤等多个工序构成,存在诸多转运频繁、环境恶劣、安全风险大的作业过程,急需推动工业机器人的工程化应用,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然而,目前随着市场竞争愈演愈烈,以及对特钢棒材质量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原始的特钢棒材质量监控与诊断方法已不足以满足其要求。大数据技术是现代科学与技术发展,尤其是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的一项重要成果,是科学发展史的又一个里程碑。同时,大数据技术又是一项面向实际应用的技术,其技术的精髓就是从大量数据中获得有效的、有价值的、以及真实可靠的数据信息,通过数据库技术以及数据挖掘与分析等技术能够很好地解决特钢棒材实际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监控与诊断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特钢棒材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参差不齐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很好地解决该问题的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特钢棒材质量在线监控与诊断方法。
具体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特钢棒材质量监控与诊断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S1、结合实际现场轧制工艺建立适应现场定制化生产要求的特钢棒材各项工艺产品质量规则库;
S2、通过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构建特钢棒材轧制工艺全流程数据集成以及质量监控信息平台;
S3、采用基于聚类模式的数据清洗模型进行在线数据清洗,并对清洗后的数据进行转换处理;
S4、采用NBC方法对大数据进行特征分析处理,并结合KPCA方法建立基于核方法的生产过程质量监控及异常追溯模型,实现对特钢棒材多工序生产过程工艺质量监控与诊断。
所述S1中运用历史数据建立特钢棒材质量监控与诊断标准数据库包括:特钢棒材轧制历史数据以及根据大量历史数据建立满足现场要求的特钢棒材直径、轮廓以及矫直、倒棱、抛丸、探伤、修磨以及打包等过程多项质量指标准则和标准数据库。
所述S2中通过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构建特钢棒材轧制工艺全流程数据集成以及质量监控信息平台包括下列步骤:
S2.1、首先设定所需检测的特钢棒材质量标准数据特征信息,包括棒材拆捆、喷漆、标准样取放、直径、轮廓以及矫直、倒棱、抛丸、探伤、修磨、涂油、贴标及成品取放等过程机器人功能,配置各类型智能机器人;
S2.2、研究特钢棒材矫直后其平直度检测技术、倒棱后端面质量检测技术以及探伤后表面缺陷定位技术,实现棒材矫直、倒棱、修磨过程的在线数据采集以及在线反馈控制;
S2.3、通过特钢棒材结构光畸变点高精度、双目图像立体特征匹配、直线动态追踪、数据深度学习等技术,完成对成捆特钢棒材绑丝的自动识别、测距、直径高精度检测以及棒材端面中心的识别定位,实现特钢棒材全流程的信息传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科技大学,未经太原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0074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