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切管机用送料管材对中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900700.6 | 申请日: | 2021-08-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031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7 |
| 发明(设计)人: | 蒋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沃得精机(中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K26/70 | 分类号: | B23K26/70;B23K26/38;B23K37/053;B23K101/06 |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王清 |
| 地址: | 21231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切管机用送料 管材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切管机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切管机用送料管材对中装置,包括对中工作台和能够驱动所述对中工作台进行升降运动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对中工作台上设有长边过渡板、短边过渡板和能够驱动所述长边过渡板和短边过渡板进行左右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长边过渡板和短边过渡板上分别设有可转动的第一对中杆和第二对中杆,所述第一对中杆和第二对中杆能够在第二驱动装置的作用下沿同一直线相向或相反运动。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成本低廉、稳定可靠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切管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切管机用送料管材对中装置。
背景技术
如今,金属类管材的切割加工不断成熟,以激光切管机为代表的目前最主流的管材下料装置,随着工业4.0的不断发展,全自动化上下料式切管机越来越深受大型工厂客户需求,其可以独立的完成管材的自动上料、装夹、加工及成品工件的下料堆放,不需要人工过多的参与。
整个全自动切管机装夹工序可细化成如下动作:1.辅助支撑自动识别管材型号升至合适高度并接料;2.后卡盘从最后侧开始前进并抓取工件(同一时刻,紧贴着前卡盘一侧的管材对中装置升起);3.后卡盘抓取工件后进一步往前卡盘侧移动,待管材通过对中装置后但未进入前卡盘中心孔内时,对中装置动作执行对中辅助夹持动作,避免管材送料前端因没有固定而出现歪斜,影响前卡盘的抓取;4.前卡盘抓取成功后,管材对中装置松下,并下降至机床内部。如果没有对中装置,前卡盘自动装夹时不可避免出现歪斜,影响切割精度,更严重的送料过程中出现管材撞击前卡盘风险。
目前市面上的切管机也有一些对中装置,但通常都存在结构复杂,体积庞大,对中稳定性差,管材与对中杆硬性摩擦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目前现有的对中装置结构复杂,成本高,稳定性差等问题,设计的一种结构简单,稳定可靠的切管机用送料管材对中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切管机用送料管材对中装置,包括对中工作台和能够驱动所述对中工作台进行升降运动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对中工作台上设有长边过渡板、短边过渡板和能够驱动所述长边过渡板和短边过渡板进行左右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长边过渡板和短边过渡板上分别设有可转动的第一对中杆和第二对中杆,所述第一对中杆和第二对中杆能够在第二驱动装置的作用下沿同一直线相向或相反运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与切管机连接的升降支撑板,固定在升降支撑板上的升降气缸,以及分布在升降气缸左右两侧并与升降支撑板上加长型法兰板滑动配合的直线光轴,所述直线光轴和升降气缸均与对中工作台的底部垂直连接。
优选的,所述升降气缸通过浮动接头与对中工作台连接,且浮动接头与对中工作台之间设有接头过渡板。
优选的,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分别与长边过渡板两端连接的对中气缸和第一齿条、与短边过渡板连接的第二齿条,以及与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啮合传动的齿轮。
优选的,所述齿轮通过平键与齿轮轴连接,所述齿轮轴一端通过轴承设置在对中工作台的沉头孔中,另一端通过平圆头螺钉和大平垫圈进行约束固定。
优选的,所述长边过渡板和短边过渡板均滑动设置在直线导轨上,所述第二齿条设置在直线导轨和第一齿条之间,所述长边过渡板高于第二齿条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对中杆和第二对中杆设置在与长边过渡板和短边过渡板移动方向相平行的同一直线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对中杆和第二对中杆均包括阶梯轴和套设在阶梯轴外侧的套管,所述阶梯轴的阶梯面与顶部均设有深沟球轴承,且两个深沟球轴承之间设有隔圈。
优选的,所述套管与阶梯轴顶部的深沟球轴承之间还设有弹性挡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切管机用送料管材对中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沃得精机(中国)有限公司,未经沃得精机(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007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