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树枝状激基复合物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00182.8 | 申请日: | 2021-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668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梁俊飞;李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C07D251/24 | 分类号: | C07D251/24;C07D403/14;C07D401/14;C07D519/00;C07D239/26;C07D333/76;C07F9/53;C07F9/6561;C07C317/32;C07D471/16;C09K11/06;H10K50/11;H10K85/6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李盛洪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树枝 状激基 复合物 活化 延迟 荧光 材料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树枝状激基复合物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其涉及光电器件领域,其以苯胺及其衍生物为电子给体单元,以三嗪、二嗪、含砜基、磷氧基官能团单元及其衍生物为电子受体单元,其分子结构基于电子给体单元或电子受体单元为核,以电子受体单元和电子给体单元为枝而构成,其中电子受体单元和电子给体单元之间以烷基链连接;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旋转受限的树枝状激基复合物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和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及其制作方法;本发明可有效简化激基复合物发光器件的加工工艺并提高稳定性,通过控制电子给体和强电子受体单元的电子特性、能级特点,以控制激基复合物的发光颜色,最终获得单色光和白光发射,增加有机发光器件材料的选择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电器件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树枝状激基复合物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经过多年的发展,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已经实现产业化。目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已在大尺寸电视、车载显示器、手机、电子手环等诸多电子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如OLED电视、折叠智能手机、智能手环等。当前市场上OLED中最关键的发光层采用的还是发展较为早且成熟的传统荧光材料和磷光材料,前者发光效率局限,后者制造成本昂贵,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最大范围的商业化应用。因此,结合传统荧光材料与磷光材料的优点,利用热活化延迟荧光(TADF)、三线态-三线态湮灭(TTA)、杂化-局域电荷转移态(HLCT)等高激子利用率的发光机理开发低成本、高效和稳定的荧光材料具有重大意义。
近年来,激基复合物电荷转移态发光作为新的发光形态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2007年,有人利用激基复合物和激基缔合物电荷转移态发光实现了高质量的白光发射,为实现高效、稳定有机发光二极管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途径。还有人在强电子给体材料m-MTDATA和受体材料t-Bu-PBD形成的激基复合物电荷转移态体系中发现,激基复合物电荷转移态的三线态激子可以有效实现反系间窜越。随后的专家对m-MTDATA:PBD体系的光物理特性进行了相关的研究,证明了激基复合物发光体系可具备普通TADF发光材料的特性。近年来,国内、外多个课题组的研究结果也表明了激基复合物发光体系可以实现高效的TADF发光,专家利用共混激基复合物体系实现最大外量子效率超过20%。因此,利用简单的激基复合物电荷转移态来实现TADF发光,发展新型高效荧光材料为实现高效率、低成本发光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综上所述,利用激基复合物的发光都是不同电子给体受体材料共混所形成,对于器件制备及共混薄膜稳定性要求较高,因此制约了激基复合物的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树枝状激基复合物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及其应用,其利用单分子树枝状激基复合物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可以解决器件制备工艺复杂和共混薄膜稳定性较差的问题,同时也可以实现激基复合物的高激子利用,这种简单易行的分子设计可使激基复合物更好的应用在有机发光器件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树枝状激基复合物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其以苯胺及其衍生物等为电子给体单元,以三嗪、二嗪、含砜基、磷氧基官能团单元及其衍生物等为电子受体单元,其分子结构基于电子给体单元或电子受体单元为核,以电子受体单元和电子给体单元为枝而构成,其中电子受体单元和电子给体单元之间以烷基链连接。
优选的,其为如下结构中的任意一种:
上述各个结构式中,n为1~12。
优选的,所述电子给体单元为三苯胺,所述电子受体单元为三嗪。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旋转受限的树枝状激基复合物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其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一种树枝状激基复合物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入化学键或空间位阻单元而形成,以限制树枝状激基复合物材料分子内的自由旋转。
优选的,其为如下结构中的任意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理工学院,未经东莞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001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