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BIM技术的施工现场临时洞口的监测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899612.9 | 申请日: | 2021-08-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776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 发明(设计)人: | 周臻全;王子瑞;张佳;冯佳伟;朱文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V3/02 | 分类号: | G01V3/02;G08B7/06;G08B21/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bim 技术 施工现场 临时 洞口 监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施工现场临时洞口的监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安装基于BIM技术的施工现场临时洞口防护系统,所述防护系统包括支座、防护盖板和服务器;使电路开关闭合,磁簧开关在磁体作用下处于闭合状态,第二电路中没有电流通过;防护盖板被移除,磁体远离磁簧开关使磁簧开关转为断开状态,第二电路中有电流通过,报警器发出警示信息且所述发射器发射信号;服务器接收发射器发射的信号并根据接收到的信号识别出发射器所在的支座,并在BIM模型中进行显示。该监测方法能够监视施工现场的支座与防护盖板的连接情况,防止现场人员移开防护盖板而导致安全事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施工现场临时洞口的监测方法,属于建筑施工安全监测领域。
背景技术
施工现场存在较多临边洞口安全隐患,为避免事故的发生,现场通常会设置防护盖板完善临边洞口的防护。但有时防护盖板会被移除,从而造成安全事故。现场临边洞口数量多,管理人员完整巡查一遍的工作量较大,无法实时监控现场防护的使用情况。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施工中设置防护盖板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施工现场临时洞口的监测方法,能够监测防护盖板是否被移除,并快速确定存在问题的支座并在BIM模型中进行显示,提高施工安全性。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申请包括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施工现场临时洞口的监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安装基于BIM技术的施工现场临时洞口防护系统,所述防护系统包括支座、防护盖板和服务器;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支座设置于施工现场临时洞口处;所述支座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中设置有收纳盒,所述收纳盒用于设置电源、第一电路和第二电路;所述电源为第一电路和第二电路供电;所述第一电路中包括磁簧开关,用于控制第二电路中是否有电流通过;
将所述防护盖板设置于所述支座上,且使防护盖板的磁体与收纳盒上的磁簧开关相匹配;
使服务器与发射器相匹配;所述服务器中设置有包括临时洞口、支座和防护盖板的BIM模型;
步骤二,使电路开关闭合,磁簧开关在磁体作用下处于闭合状态,第二电路中没有电流通过;
步骤三,防护盖板被移除,磁体远离磁簧开关使磁簧开关转为断开状态,第二电路中有电流通过,报警器发出警示信息且所述发射器发射信号;
步骤四,服务器接收发射器发射的信号并根据接收到的信号识别出发射器所在的支座,并在BIM模型中进行显示。
进一步,所述电源正极与所述第一电路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路第二端与电源负极连接;所述第一电路包括依次串联的电路开关、电阻和磁簧开关;所述磁簧开关为常开开关;
所述第二电路包括报警器、三极管和发射器;所述报警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报警器的第二端与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的基极与电阻的第二端连接,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电源负极连接;
所述发射器的第一端与报警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发射器的第二端与报警器的第二端连接。
进一步,所述防护盖板为长方形,其中一个角的两侧各设置一个磁体;
所述支座形状与盖板相匹配,安装槽设置于所述支座的一个角部,收纳盒呈L形,在收纳盒的两个侧面上各设置一个磁簧开关,磁簧开关的位置与磁体位置相匹配;两个磁簧开关在第一电路中串联。
进一步,所述电源正极与所述第一电路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路第二端与第二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路的第二端与电源负极连接;
所述第一电路包括电源开关和磁簧开关;所述磁簧开关为常闭开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996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