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磷酸盐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899428.4 | 申请日: | 2021-08-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759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 发明(设计)人: | 张峰榛;廖海全;程卓;张焕焕;汤秀华;杜光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轻化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A23L29/00 | 分类号: | A23L29/00;A61K47/02;A61K47/12;A61K9/46 |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126 | 代理人: | 赵婷 |
| 地址: | 643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磷酸盐 添加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添加剂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磷酸盐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以磷酸二氢盐为酸源,以碳酸氢盐为碱源,实现泡腾反应。同时通过控制磷酸二氢盐和碳酸氢盐的比例或适当添加少量有机酸调节磷酸盐溶液的pH值,相比于为提高溶解速率,大量使用有机酸为酸源,具有在保证磷酸盐快速溶解的同时,不过多引入有机酸根离子,保证了磷酸盐溶液的纯度;并且因磷酸二氢盐自身潮解性比有机酸弱,相比于大量引入有机酸的泡腾技术,本发明制备的产品潮解性较低,适用于食品、化工、医药等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添加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磷酸盐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磷酸盐,如磷酸氢二钾、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钾、磷酸二氢钠、磷酸钾、磷酸钠等,作为食品添加剂被广泛用于食品加工中(GB2760-2014)。而通常制造的磷酸盐的物理形态多为晶体颗粒,导致其在常温下溶解速率偏低,以平均粒径为500微米的磷酸二氢钾颗粒为例,若配制1:50(质量比)的水溶液,磷酸二氢钾完全溶解需半小时以上,效率低。
常见的磷酸盐速溶技术主要有:喷雾干燥技术(空塔二步法速溶型食品级焦磷酸二氢二钠生产方法(CN106365138A)、一种速溶粉体磷酸二氢钾及其制备装置和离心喷雾干燥工艺(CN110372418A)、速溶复合磷酸盐的制备方法(CN104045070A))和泡腾技术(一种速溶型水溶肥料及其制备方法(CN109180370A)、具有快速溶解特性的稳定的泡腾双磷酸盐制剂(CN103140220A))。前者是通过喷雾干燥提高磷酸盐产品的比表面积;后者是通过酸源(有机酸)和碱式碳酸(氢)盐反应,快速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以实现其在水溶液中的快速溶解。
不过由喷雾干燥技术制备的磷酸盐因其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加之磷酸盐的可溶性,因此极易潮解。泡腾技术制备的磷酸盐,因酸源(如柠檬酸、苹果酸等)具有强吸湿性,若大量使用,使得泡腾磷酸盐极易潮解;此外若欲降低磷酸盐泡腾片的潮解性,使用较少的酸源,亦可导致二氧化碳气体停止释放后,仍有未溶解的磷酸盐,造成崩解超限。
发明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磷酸盐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是以磷酸盐自身(磷酸二氢钾、磷酸二氢钠)为酸源,并与同阳离子元素(如钾、钠)的碳酸氢盐为碱源,实现泡腾反应,以达到磷酸盐速溶的目的,本发明的磷酸盐添加剂可用于食品、化工、医药等领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为:
一种磷酸盐添加剂,包含磷酸二氢盐和碳酸氢盐,且磷酸二氢盐和碳酸氢盐的质量比为2:1 - 6:1。
进一步地,以磷酸盐添加剂总质量计,还包含0%-10%的有机酸。
进一步地,所述磷酸二氢盐、碳酸氢盐和有机酸均为粒径100-300目的粉末。
进一步地,所述磷酸二氢盐包含但不限于磷酸二氢钠或磷酸二氢钾;所述碳酸氢盐包含但不限于碳酸氢钠或碳酸氢钾。
进一步地,所述有机酸包含但不限于富马酸、苹果酸、柠檬酸中任一种。
本发明采用的第二个技术方案为:
一种制备磷酸盐添加剂的方法,包含:
将磷酸二氢盐和碳酸氢盐粉碎过筛100-300目,在低于100℃下进行第一次干燥1-5h;
将干燥后的磷酸二氢盐和碳酸氢盐粉末按照质量比混合,并添加所述磷酸盐添加剂总重量0%-10%的有机酸粉末作为pH调节剂混合,得到混合粉末;
将混合粉末中加入所述磷酸盐添加剂总重量1%-20%粘合剂,在40℃-70℃条件下干燥1-5小时,得到干燥大颗粒;
将干燥大颗粒进行粉碎过筛后加入润滑剂,均匀混合后,压片制得所述磷酸盐添加剂。
进一步地,所述润滑剂的添加量为磷酸盐添加剂总重量的1%-10%,所述润滑剂为润滑剂粉末或熔融润滑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轻化工大学,未经四川轻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994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