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网多业务应用场景下的物联接入网关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99419.5 | 申请日: | 2021-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958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鹏;程力涵;官国飞;栾奇麒;宋庆武;李军;王宁;蒋峰;陈志明;徐妍;蒋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方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双创中心;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66 | 分类号: | H04L12/66;H04W88/16;H02J13/00;H04L29/08;H04W84/18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王磊 |
地址: | 21110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网 业务 应用 场景 联接 网关 系统 | ||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电网多业务应用场景下的物联接入网关系统,包括电力物联网接入策略子系统和电力物理网关接入子系统;所述电力物联网接入子系统包括物联网关的传感设备IP管理模块、网关接入模块、数据统一模型、边缘计算模型和联动管理模块;所述电力物理网关接入子系统包括智能全业务接入网关、配电站房辅助监控平台、数据交互传输系统和传感器设备。本发明满足电力多业务应用场景的物联接入,实现物联网关对传感设备的IP化管理和即插即用管理,并采用虚拟化容器技术,提出一种边缘设备资源高效利用、业务快速迭代的应用模式,能够适用于数据业务网关、AI视频智能识别网关、全业务综合网关等系列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物联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网多业务应用场景下的物联接入网关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云大物智移”等通信技术快速发展,物联网作为一种可实现物与物、物与人之间信息交互的互联网技术,以其“全面感知、可靠传输、智能处理”的特性,被认为是增强电网感知、通信、计算和分析能力的关键技术平台。
电力物联网的建设目标是将物联网技术与智能电网深度融合,实现电力系统各个环节万物互联、人机交互,打造状态全面感知、信息高效处理、应用便捷灵活的泛在电力物联网,为电网安全经济运行、提高经营绩效、改善服务质量,以及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强有力的数据资源支撑。承载电力流的坚强智能电网与承载数据流的泛在电力物联网相辅相成、融合发展,形成强大的价值创造平台,共同构成能源流、业务流、数据流“三流合一”的能源互联网。
考虑到当前输变配等电力物联应用现场传感终端设备的多样性,物联接入网关需要实现多业务多类型终端统一接入并实现数据的智能分析。电力传感终端设备种类很多,仅应用于配电网的辅助监测传感设备就包括:设备监测类的设备温度、设备噪声、局放传感器和蓄电池状态监测传感器,安防监测类的门磁传感器、智能摄像头、智能锁和液位检测传感器,环境监测类的温湿度传感器、除湿和防凝露装置、红外成像检测仪、气象监测装置、有害气体检测和烟雾报警传感器等二十余种传感设备。传感终端设备的现场通信方式包括: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方式。有线通信方式包括以太网、485总线和HPLC等,无线通信方式则包括:Zigbee、Lora、BLE和4G网络等。目前这些不同种类、不同通信模式的传感设备,以及接入网关都是由各传感设备生产厂家自己设计提供的,一般只能接入一种通信方式,且通信协议和数据格式都不统一。这就导致在电力应用现场,一般只能部署一家的传感设备,不能灵活新增传感设备,更无法实现不同设备间的互操作和联动控制,以及电力应用场景的全面监测和智能分析等功能。
电力物联网终端设备种类多、数量巨大,且生产厂家众多,因此需要建立统一标识体系并采用IP化网络管理方法实现设备的全寿命周期管理。考虑到配电终端生产厂家众多,数量巨大,安装、调试以及运维难度系数高,通过研究通信单元标准化、设备统一标识和IP化配置,以及设备对接APP化,远程部署微应用等技术,实现终端单元智能、高效、便捷地接入电力物联网以及降低运维工作量。统一标识体系是电力物联网建设的基础,是实现电力物联网设备即插即用、互联互通、统一管理的关键;电力物联网需要实现对每个接入设备的唯一标识鉴别,设备的唯一标识信息包含设备基本信息和设备资产管理所需的设备ID、厂商名称、设备类型、设备模块型号、设备协议类型等必要信息。无线物联通信网关根据设备统一标识,根据IP化管理认证体系,分配给传感终端IP地址,以及身份认证和加密认证,建立起传感终端与通信网关的通信路由机制。唯一标识码可与IP地址相结合,通过借助运维设备实现与云主站系统的双向联动,实现物联网设备即插即用和全生命周期管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方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双创中心;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方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双创中心;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9941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