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冰雪环境下的主从博弈型人机协同转向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899224.0 | 申请日: | 2021-08-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537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 发明(设计)人: | 郭洪艳;时婉晴;刘俊;胡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30/15;G06F119/14 |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四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2103 | 代理人: | 刘驰宇 |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冰雪 环境 主从 博弈 人机 协同 转向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冰雪环境下的主从博弈型人机协同转向控制方法,选用转角交互型人机融合控制方案,首先对轮胎侧偏力进行线性化处理,建立了冰雪环境下共驾车辆的转向系统模型;然后考虑到人机控制目标不一致的情况,通过构建主从博弈关系来削减控制冲突,实现以驾驶员控制目标优先的人机协同转向控制;其特征在于,本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建立冰雪环境下共驾车辆的转向系统模型:
建立大地坐标系:原点O固结于地面,X轴正方向为车辆初始运动方向,Y轴的正方向为X轴逆时针旋转90度方向;
建立车辆坐标系:以车辆质心o为坐标原点,x轴的正方向为车辆前进的方向,y轴的正方向为x轴逆时针旋转90度方向;
用车辆运动学模型表征车辆的操纵稳定性与车辆的侧向运动的关系,并用二自由度车辆动力学模型表征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和车辆的横摆运动之间的关系,具体过程如下:
忽略车辆的垂向运动,假定车辆为一个刚性体,以车辆前轮作为转向轮,根据车辆运动学方程以及车辆运动的几何关系yo得到车辆的运动学模型如式(1)所示:
式中xo是车辆在质心处纵向的位置坐标,yo是车辆在质心处侧向的位置坐标,单位m;v为车辆质心处的速度,单位m/s2;ψ是车辆横摆角,单位rad;β为质心侧偏角,单位rad;r是横摆角速度,单位rad/s2;
因为车辆在实际行驶时横摆角ψ和质心侧偏角β变化范围很小,所以有:sin(ψ+β)≈ψ+β,cos(ψ+β)≈1,当车辆匀速行驶时忽略纵向车速的影响,同时结合式(1)可以得到简化的车辆运动学模型,如式(2)所示:
本方法采用转角交互型人机融合控制方案,通过控制车辆的前轮转角来实现路径跟踪;认为车辆保持匀速状态行驶,所以只需要考虑车辆的侧向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与力矩平衡关系,可以得到二自由度车辆动力学模型,如式(3)所示:
式中vx为车辆质心处的纵向速度,单位m/s;Fxf为车辆前轮纵向力,单位N;Fyf为车辆前轮侧向力,单位N;Fyr为车辆后轮侧向力,单位N;m为车辆的质量,单位kg;Iz为车辆绕z轴的转动惯量,单位kg·m2;a为车辆质心o到车辆前轴的距离,单位m;b为车辆质心o到车辆后轴的距离,单位m;δf为车辆前轮转角,单位rad;
在行驶过程中车辆前轮转角δf一般很小,采用近似关系式(4)进行替换:
将式(4)代入式(3)可得化简后的车辆动力学方程如式(5)所示:
车辆的前轮侧偏角αf和后轮侧偏角αr的计算公式如式(6)所示:
车辆的前轮垂直载荷Fzf和后轮垂直载荷Fzr的计算公式如式(7)所示:
在冰雪工况下,由于路面附着系数较低,路面和轮胎之间的静摩擦系数较低,车辆行驶时容易打滑,车辆的侧向稳定性会降低;随着侧偏角的增大,侧偏力会以较小的速率增长;当轮胎力达到极限后会逐渐饱和;线性的轮胎模型无法准确反映轮胎力的实际变化趋势,本方法忽略轮胎纵向力的影响,采用纯侧向滑移工况下的魔术轮胎公式计算轮胎的侧向力,如式(8)所示:
式中λ为路面附着系数,其值在0-1之间;系数计算公式分别为:
f1=12.5,f2=1.411,f3=-0.2839,f4=-0.85·Fzf,f5=-Fzr/0.6
将魔术公式代入车辆动力学方程、整合车辆模型时会导致非线性的模型预测控制算法计算任务繁重,求解困难;因此本方法在每一采样时刻,又对轮胎模型进行了连续的局部线性化处理,得到线性化的轮胎侧向力方程,如式(9)所示:
式(9)中表示当前采样时刻车辆的前轮侧偏角,表示当前采样时刻车辆的后轮侧偏角;表示当前采样时刻前轮名义上的侧偏刚度,表示当前采样时刻后轮名义上的侧偏刚度;表示当前采样时刻前轮的残余侧偏力,表示当前采样时刻后轮的残余侧偏力;
在每一采样时刻,更新车辆状态信息后,通过式(6)计算出前轮侧偏角和后轮侧偏角通过式(7)计算出车辆的前轮垂直载荷Fzf和后轮垂直载荷Fzr;代入式(8)便可计算出当前采样时刻的前轮侧偏力和后轮侧偏力
当前采样时刻前轮名义上的侧偏刚度后轮名义上的侧偏刚度前轮的残余侧偏力以及后轮的残余侧偏力通过式(10)计算:
联立式(2)、式(5)和式(9),由于侧向车速相对于纵向车速较小可以近似看作v≈vx,整理可得在每一采样时刻车辆转向系统的方程,如式(11)所示:
人机共驾时驾驶员和协同转向控制器都能各自感知到车辆状态和道路交通信息做出相应的决策,共同参与车辆控制;本方法采用转角交互型人机混合输入的控制模式,认为车辆实际接收的控制动作是驾驶员和协同转向控制器的控制动作根据指定的驾驶权重进行叠加后的结果,如式(12)所示:
δf=αδd+(1-α)δc (12)
其中δd表示驾驶员控制的前轮转角输出,δc表示协同转向控制器控制的前轮转角输出,α为驾驶权重,可以根据驾驶员的意愿进行提前设定,取值范围在0-1之间;
选取车辆的侧向位移y、横摆角ψ、质心侧偏角β以及横摆角速度r作为系统状态,车辆的前轮转角δf作为系统输入,车辆的侧向位移yo作为系统输出,则冰雪环境下共驾车辆的转向系统模型可以写为状态空间形式,如式(13)所示:
其中系数矩阵为:
Bd0=αB0,Bc0=(1-α)B0,C0=[1 0 0 0]
为了方便控制器设计,将式(13)的状态空间模型进行欧拉离散,得到离散后的共驾车辆的转向系统模型如式(14)所示:
式中C=C0,Ts为采样时间,单位s;
步骤二、主从博弈型人机协同转向控制策略设计:
驾驶员在路径跟踪过程中的转向行为可以用预测控制进行模拟,因此将驾驶员建模为与协同转向控制器类似工作机理的MPC控制器;由于人机共驾过程双方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交互特征,设计其控制内模皆基于步骤一中建立的冰雪环境下共驾车辆的转向系统模型即式(14),定义Cd=Cc=C;
由于驾驶员的理想路径Rd和协同转向控制器的理想路径Rc存在差别,为了给予驾驶员先机和优势,将协同转向控制问题建模为主从博弈,其中驾驶员为领导者,协同转向控制器为追随者;设预测步长为P,控制步长为N,驾驶员在接下来P步的预测方程如式(15)所示:
同理,协同转向控制器在接下来P步的预测方程如式(16)所示:
式(15)中X(k)为预测时域内共驾车辆的状态信息矩阵,Yd(k)为预测时域内驾驶员预测的车辆侧向位移,Ud(k)为预测时域内驾驶员决策的控制序列,Uc(k)为预测时域内协同转向控制器决策的控制序列;式(16)中Yc(k)为预测时域内协同转向控制器预测的车辆侧向位移;式(15)与式(16)中:
κd=Cdκ,κc=Ccκ,
Sd1=CdSx,Sd2=CdSd,Sd3=CdSc,Sc1=CcSx,Sc2=CcSd,Sc3=CcSc,
为了保证尽可能的跟踪期望路径,即被控输出尽量接近于参考输入,同时对应的控制动作尽量小,驾驶员和协同转向控制器所采取的策略表达为优化目标的形式,如式(17)所示:
驾驶员:
协同转向控制器:
式(17)中Jd(k)为驾驶员的控制目标,Γdq为驾驶员跟踪误差的加权因子,Γdr为驾驶员控制动作的加权因子;式(18)中Jc(k)为协同转向控制器的控制目标,Γcq为协同转向控制器跟踪误差的加权因子,Γcr为协同转向控制器控制动作的加权因子;本方法中设置Γdq=Γcq=2,Γdr=Γcr=1;
步骤三、主从博弈平衡条件下人机最优控制策略求解:
在主从博弈中,驾驶员作为主导者根据其期望路径先进行控制决策,协同转向控制器会根据驾驶员的控制决策加以决策;因此通过逆向归纳法求解主从博弈平衡条件下人机最优控制策略:先求解协同转向控制器对驾驶员动作的反应解析式,反过来再求解驾驶员的最优控制动作,之后再求解控制器的实际的控制动作;
利用极值法求解协同转向控制器控制目标Jc(k)的最小值,对式(18)进行求导后可得:
令可得协同转向控制器对驾驶员动作的反应解析式为:
Uc=Lc(-2ΓcqSc3Sc2Ud-2ΓcqSc3Sc1x(k)-2ΓcqSc3κc+2ΓcqSc3Rc(k)),
(20)
式(20)中
同样的对驾驶员的目标函数Jd(k)进行求导后可得:
将式(20)代入(21),同时令整理可得:
求解可得驾驶员的最优控制动作为:
其中
Υd1=4ΓdqΓcqSd2Sd3Sc1Sc3Lc-2ΓdqSd1Sd2,
Υd2=2ΓdqSd2,Υd3=-4ΓdqΓcqSd2Sd3Sc3Lc,Υd4=-2ΓdqSd2,
Υd5=4ΓdqΓcqSd2Sd3Sc3Lc,
将驾驶员的最优控制动作代入式(19)可得协同转向控制器的最优控制动作如式(24)所示:
其中
Υc1=-2ΓcqSc3Sc2LdΥd1-2ΓcqSc3Sc1,Υc2=-2ΓcqSc3Sc2LdΥd2,
Υc3=2ΓcqSc3-2ΓcqSc3Sc2LdΥd3,Υc4=-2ΓcqSc3Sc2LdΥd4,
Υc5=-(2ΓcqSc3Sc2LdΥd5+2ΓcqSc3),
综上所述,主从博弈平衡条件下的轨迹跟踪机动人机交互可表示为:
步骤四、人车协同转向控制执行:
将步骤三中式(21)求解出的主从博弈平衡条件下驾驶员最优控制动作中控制序列的第一项和主从博弈平衡条件下协同转向控制器最优控制动作中控制序列的第一项按照式(12)求得当前时刻车辆前轮转角如式(26):
当前时刻车辆前轮转角δf作为最终控制量传给车辆,车辆通过相应的执行机构执行控制量δf,即可完成驾驶员控制目标Jd(k)和协同转向控制器控制目标Jc(k)发生冲突的条件下以驾驶员控制目标Jd(k)优先的协同转向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冰雪环境下的主从博弈型人机协同转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驾驶员的参考轨迹序列Rh(k)通过求取均值的方法获得,具体为通过反复采集驾驶员通过某一路段的行驶轨迹,将多次行驶轨迹进行叠加并求取均值获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9922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商品竞价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 下一篇:一种化工业用污水检测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