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或预防新冠病毒的靶点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897861.4 | 申请日: | 2021-08-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68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 发明(设计)人: | 杨金奎;赵苗妙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市糖尿病研究所(北京市糖尿病防治办公室) |
| 主分类号: | C07K14/165 | 分类号: | C07K14/165;A61K45/00;A61K39/215;A61P31/14;A61P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曹海燕 |
| 地址: | 10073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预防 病毒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蛋白片段,是如下至少一种:A1)氨基酸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A2)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第12位‑34位所示;A3)将A1)的蛋白片段的第18、19、28和29位中的任意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缺失、添加得到的与A1)所示的蛋白片段具有90%以上的同一性的蛋白片段;A4)氨基酸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A5)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第32‑41位所示;A6)将A4)的蛋白片段的第35和36位中的任意1个或2个氨基酸残基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缺失、添加得到的与A4)所示的蛋白片段具有90%以上的同一性的蛋白片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或预防新冠病毒的靶点。
背景技术
由新冠病毒(SARS-CoV-2) 引起的 COVID-19大流行已造成全球公共卫生危机。为了对抗 SARS-CoV-2,大多数治疗策略都集中在针对病毒棘突(Spike, S)蛋白的疫苗或抗病毒药物上。然而,RNA 病毒的病毒进化是由高突变率驱动的,可使病毒逃避宿主免疫攻击。尽管人类为对抗 SARS-CoV-2 感染做出了许多努力,许多国家目前仍面临新冠病毒突变株引起的新一波疫情,发病率依然很高。因此,针对S蛋白的抗病毒药物或疫苗的开发可能会遇到耐药突变的问题。实际情况也如此,针对 B.1.351 突变株测试的三种疫苗(Janssen、Novavax 和 AstraZeneca)对预防症状性感染的效果降低,其有效性估计值分别为 57%、49% 和统计学上甚至不显著的百分比。对于mRNA疫苗 BNT162b2 (Pfizer) 和mRNA-1273 (Moderna),接种者中针对B.1.351 突变株的血清中和活性降低了 6.5 倍和8.6 倍。因此,迫切需要开发针对SARS-CoV-2的广谱治疗措施。
在病毒感染期间,S蛋白需要被宿主细胞(例如人体)蛋白酶激活,例如弗林蛋白酶、TMPRSS2 和组织蛋白酶 L (CTSL)。CTSL是人体内产生的溶酶体半胱氨酸蛋白酶的成员,其主要功能是对病原体产生的抗原进行蛋白水解。
据报道,在 SARS-CoV-2感染患者中,血液样本中 CTSL 的水平与 COVID-19 的严重程度和病程高度相关。CTSL通过切割 S 和增强病毒进入细胞来促进 SARS-CoV-2感染。
发明内容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蛋白片段,所述蛋白片段是如下A1)-A4)任意所述的蛋白片段:
A1)氨基酸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A2)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第12位-34位所示;
A3)将A1)的蛋白片段的第18、19、28和29位中的任意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得到的与A1)所示的蛋白片段具有90%以上的同一性的蛋白片段;
A4)氨基酸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A5)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第32-41位所示;
A6)将A4)的蛋白片段的第35和36位中的任意1个或2个氨基酸残基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得到的与A4)所示的蛋白片段具有90%以上的同一性的蛋白片段。
第二方面,使冠状病毒的S蛋白片段1和/或片段2不被蛋白酶切割或被蛋白酶切割效率降低的物质在制备的产品中的应用;所述冠状病毒为SARS-CoV-2或其突变株;所述产品的功能为如下任意一种或几种:
(1)抑制细胞融合;
(2)预防SARS-CoV-2或其突变株感染;
(3)治疗SARS-CoV-2或其突变株感染引起的疾病;
所述S蛋白片段1为如下任意一种:
A1)氨基酸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A2)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第12位-34位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市糖尿病研究所(北京市糖尿病防治办公室),未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市糖尿病研究所(北京市糖尿病防治办公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978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电场屏蔽结构的沟槽栅MOSFET器件
- 下一篇:一种汽车玻璃磨边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