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边坡的排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97497.1 | 申请日: | 2021-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053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魏伟兵;丁瑜;彭博识;刘振贤;黄群智;刘大翔;万奇;黄晓乐;张伦;许文年;杨悦舒;潘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3/10 | 分类号: | E02D3/10;E02D17/20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李登桥 |
地址: | 443002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排水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适用于边坡的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呈对称剖分结构组装而成的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所述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的组合剖分面之间通过卡扣结构(8)配合相连;所述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的组合剖分面外部通过固定片结构固定相连;
所述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均由外管(1)和内管(2)组成,所述外管(1)和内管(2)之间通过均布的多根长螺栓组件(3)固定相连,并构成同心双层结构;
所述上部结构的外管(1)和内管(2)均设置有透水孔眼(12);
所述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组合的过渡区域设置有倾斜布置的导水片(5);
所述下部结构的外管(1)和内管(2)之间布置有环向毛细透排水带(6),并通过穿孔的扎线(13)固定于外管(1)和内管(2)之间;
包括过渡区附属部件,所述过渡区附属部件包括横向毛细透排水带(7)和横向过滤网(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适用于边坡的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结构(8)包括设置在上部结构的外管(1)剖分端面两侧的卡槽(81),所述卡槽(81)与设置在下部结构的外管(1)剖分端面两侧的卡带(82)构成插装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适用于边坡的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片结构包括固定片(14),所述固定片(14)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组件(15)固定安装在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的外管(1)的外侧壁上;所述固定片(14)沿着外管(1)的长度方向布置,并保证相邻两个固定片(14)之间间隔100~2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适用于边坡的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结构的外管(1)的外壁上包裹有透水土工布(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适用于边坡的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1)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适用于边坡的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长螺栓组件(3)采用聚四氟乙烯塑料螺栓,且所述长螺栓组件(3)沿着外管(1)和内管(2)的长度方向每间隔100~150mm布置,沿着外管(1)和内管(2)的圆周呈径向每隔60°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适用于边坡的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结构的外管(1)上的透水孔眼(12)的直径为10~12mm;所述上部结构的内管(2)上的透水孔眼(12)的直径为6~8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适用于边坡的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片(5)一端承接外管(1)最下排的透水孔眼(12),另一端嵌入内管(2)上、下部结构交接处的透水段(9);所述透水段采用柔性尼龙纱网充填。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适用于边坡的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结构内部沿环向每隔30°共布置6条环向毛细透排水带(6),所述环向毛细透排水带(6)宽度
10.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一种适用于边坡的排水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地质勘查与室内设计:对边坡区域进行地质勘查,掌握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确定坡体物质组成分布情况以及滑面位置信息,分析确定排水管的数量、安装位置;
步骤二,开挖钻孔:根据勘查资料,从坡体表面仰斜向上钻设若干6°~10°钻孔,钻孔直径为180mm~200mm,钻孔长度需伸至地下水富集区或潜在滑动面位置;
步骤三,预制带孔PVC管:外管(1)和内管(2)均为半PVC管结构,内外管壁上沿长度方向每隔100~150mm,环向每隔60°预制螺栓孔,上下结构接缝两侧的外管壁每隔100~150mm对称设置固定螺母孔,环向毛细透排水带(6)固定针孔沿长度方向每隔120~150mm,环向每隔30°设置,且在上部结构的内外管壁开设透水孔眼(12),按梅花形布置;
步骤四,预制毛细透排水带:采用耐热、耐腐蚀的高聚物合成树脂材料预制双层毛细透排水带,毛细透排水带侧面中部区域预留孔洞,嵌入硬质塑料支撑条(63)进行加固处理,长度与毛细透排水带相同;
步骤五,组装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采用长螺栓组件(3)将上部结构的内管和外管连接,采用聚四氟乙烯螺栓连接及镀锌包塑铁丝穿孔绑扎的方式组装下部结构的内外管和环向毛细透排水带(6);
步骤六,预制过渡区附属部件,再 组装横向过滤网(4)和横向毛细透排水带(7)以及斜向导水片(5);
步骤七,组装成排水管:将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的卡扣结构对齐后相互嵌入,将上部结构覆盖透水土工布(10),再用固定片(14)和螺栓组件(15)分别连接两侧,形成统一整体,用阻水剂处理螺栓孔、针孔后,在进水端安装镀锌包塑铁丝圆形过滤网(11),组装成型的排水管;
步骤八,坡体应用:先对钻孔进行冲孔处理,再将组装好的排水管缓慢顶进坡体钻孔至地下水富集区或潜在滑动面位置,并对其进行洗管处理以保证良好的透水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9749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