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西北地区木结构遗址的原位保护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97430.8 | 申请日: | 2021-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13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陈华;曹静;汪娟丽;李玉虎;方北松;杨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荆州文物保护中心;陕西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白文佳 |
地址: | 434007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西北地区 木结构 遗址 原位 保护 方法 | ||
1.一种西北地区木结构遗址的原位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木结构遗址包括遗址土体及与遗址土体紧密连接的木结构文物遗存,所述原位保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以木结构文物遗存和遗址土体作为原位调控体系,以木结构遗址区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下水补排的详细状况为依据,在木结构文物遗存与遗址土体接触的外廓及土遗址环境中安置若干个地下水疏控管;将若干个地下水疏控管紧贴木结构文物遗存与遗址土体接触的外廓环绕布点安置使得地下水疏控管成为木结构文物遗存和遗址土体区域范围内水气传导率最优通道;
步骤2)对木结构遗址中的木结构文物遗存及遗址土体表面的浮尘、微生物及表面污染物进行清洁去除;
步骤3)依次对木结构文物遗存和遗址土体进行原位加固,分别获取原位加固前后木结构文物遗存、遗址土体和地下水疏控管的水气传导率,使得原位加固后的水气传导率由大至小依次为:地下水疏控管、遗址土体、木结构文物遗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木结构文物遗存的原位加固是对木结构文物遗存整体进行的原位加固,包括对遗址土体内部的木结构文物遗存进行开挖后的原位加固;
对遗址土体的原位加固具体为:首先对遗址土体进行表面浮尘和微生物去除,之后对木结构遗址中的遗址土体进行滴渗加固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地下水疏控管的两端分别固定有温湿度及电导传感器监测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遗址土体的加固方法是利用滴渗法对遗址土体进行加固,滴渗深度为10~20c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原位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湿度及电导传感器监测装置连接有数据采集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水疏控管的长度不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水疏控管利用纤维胶木棒材料制备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木结构文物遗存的外围还布设有地下水降排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荆州文物保护中心;陕西师范大学,未经荆州文物保护中心;陕西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9743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锅炉烟气多点引流混合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卡钳活塞孔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