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温尾气余热烘干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97308.0 | 申请日: | 2021-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069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杨黎军;杨泽锟;于淼淼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冠宝林活性炭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7/20 | 分类号: | F26B17/20;F26B21/00;F26B25/16;F27D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尹均利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温 尾气 余热 烘干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活性炭加工技术领域,尤其为高温尾气余热烘干装置,包括设置为可旋转且呈倾斜状安装的烘干炉,所述烘干炉的较高端连通有炉头进料罩、较低端连通有炉尾出料罩,在所述炉尾出料罩上连通有烟气管道;在所述炉头进料罩的一侧装配有粉末活性炭上料支架,在所述粉末活性炭上料支架顶端安装有储料仓,在粉末活性炭上料支架上还安装有连通所述储料仓的螺旋给料机,且螺旋给料机通入所述炉头进料罩内;本发明的烘干装置,利用设置为可旋转且呈倾斜状安装的烘干炉作为干燥容器,以粉末活性炭原料再生过程产生的高温尾气作为干燥介质,大大提高了粉末活性炭的烘干效率,同时大大提高了能源利用率,降低了粉末活性炭的干燥成本,有利于企业收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活性炭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高温尾气余热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性炭是一种经特殊处理的炭,将有机原料(果壳、煤、木材等)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以减少非碳成分(此过程称为炭化),然后与气体反应,表面被侵蚀,产生微孔发达的结构(此过程称为活化),由于活化的过程是一个微观过程,即大量的分子碳化物表面侵蚀是点状侵蚀,所以造成了活性炭表面具有无数细小孔隙,活性炭表面的微孔直径大多在2-50nm之间,即使是少量的活性炭,也有巨大的表面积,每克活性炭的表面积为500-1500㎡,活性炭的一切应用,几乎都基于活性炭的这一特点。
粉末活性炭在处理水中突发嗅味、工业污染物方面有很好的应用。
高温加热再生法是粉末活性炭加工的常用方法,加热再生过程是利用吸附饱和活性炭中的吸附质能够在高温下从活性炭孔隙中解吸的特点,使吸附质在高温下解吸,从而使活性炭原来被堵塞的空隙打开,恢复其吸附性能。
在粉末活性炭加工过程中,粉末活性炭中回夹杂大量水蒸气,后期需要对粉末活性炭进行烘干加工。
传统的方式利用燃烧器对粉末活性炭进行加高温烘干,虽然能够达到烘干的目的,但烘干效率不高,并且大大增加了粉末活性炭的烘干成本,不利于企业的收益。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高温尾气余热烘干装置,具有成本低以及烘干效率高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高温尾气余热烘干装置,包括设置为可旋转且呈倾斜状安装的烘干炉,所述烘干炉的较高端连通有炉头进料罩、较低端连通有炉尾出料罩,在所述炉尾出料罩上连通有烟气管道;在所述炉头进料罩的一侧装配有粉末活性炭上料支架,在所述粉末活性炭上料支架顶端安装有储料仓,在所述粉末活性炭上料支架上还安装有连通所述储料仓的螺旋给料机,且所述螺旋给料机通入所述炉头进料罩内。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烘干炉的倾斜角度为2°-10°。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烘干炉的两端与所述炉尾出料罩以及所述炉头进料罩的连接处均设有轴承。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烘干炉的混凝土基础,在所述混凝土基础上安装有用于驱动所述烘干炉旋转的传动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传动装置包括减速电机、固定在减速电机输出轴上的主动齿轮以及固定在所述烘干炉上并与主动齿轮相啮合的齿圈。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混凝土基础上还安装有用于支撑所述烘干炉的托轮。
高温尾气余热烘干装置,可包括如下烘干方法:
步骤一:启动螺旋给料机和传动装置,待烘干的粉末活性炭原料喂入储料仓,将粉末活性炭原料再生过程产生的高温尾气通入烟气管道内;
步骤二:待烘干的粉末活性炭原料在储料仓内经螺旋给料机输送至炉头进料罩,粉末活性炭原料再生过程产生的高温尾气通过烟气管道进入烘干炉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冠宝林活性炭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冠宝林活性炭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973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网状杂交链式反应的基因链检测方法
- 下一篇:数控铣床防震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