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性聚氯乙烯管材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96478.7 | 申请日: | 2021-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020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盛明荣;孙丽华;吴江东;殷铄涵;张友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诺贝尔塑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7/06 | 分类号: | C08L27/06;C08L67/00;C08L91/00;C08L29/04;C08K11/00;C08K9/04;C08K3/26;C08L77/12;F16L9/12 |
代理公司: | 苏州和氏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90 | 代理人: | 王小蓓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性 聚氯乙烯 管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聚氯乙烯管材,包括以下重量比例原料:聚氯乙烯树脂100份、超支化聚合物1.5‑15份、母液池料2‑20份、活化碳酸钙5‑25份、热稳定剂2.5‑5.5份、抗冲击改性剂1.5‑20份、丙烯酸脂类ACR‑401 1‑5份、润滑剂0.2‑3份和碳黑0.1‑1份。本发明在原料中加入超支化聚合物可降低整体配方的年度,改善流变性能,从而解决塑料加工过程中易出现熔体破裂、鲨鱼皮等现象,提高管材的力学性能及表面的光泽性;原料中还添加活化碳酸钙可对物料进行活化改性,提高管材的稳定性和柔韧性;此外原料中还加入一定量的母液池料,可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本发明可广泛用于低压输水管材、排水管材、农业节水灌溉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节水灌溉系统中的管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改性聚氯乙烯管材。
背景技术:
目前的聚氯乙烯管材均采用普通配方,在加工性能和产品的尺寸稳定性方面存在以下两点缺陷:第一,已知的组合物加工性能差,由于聚氯乙烯是极性非结晶高聚物,分子之间有较强的作用力,是一种硬而脆的材料,加工温度与分解温度非常接近,在剪切作用下,熔体粘度大而强度小,挤出时易导致物料分解和熔体破裂,产品表面无光泽、出现鲨鱼皮现象;第二,已知的组合物中不含有适量的无机填料,所生产的产品尺寸稳定性较差,成本高。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性聚氯乙烯管材,从而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性聚氯乙烯管材,包括以下重量比例原料:聚氯乙烯树脂100份、超支化聚合物1.5-15份、母液池料2-20份、活化碳酸钙5-25份、热稳定剂2.5-5.5份、抗冲击改性剂1.5-20份、丙烯酸脂类ACR-401 1-5份、润滑剂0.2-3份和碳黑0.1-1份。
所述聚氯乙烯树脂选用SG-5型,表观密度大于等于0.4g/ml,粘数108-119ml/g。
所述超支化聚合物选用超支化聚酯或超支化聚酰胺-酯,超支化聚合物与PVC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互作用,超支化大分子内部存在大量的酯基,此类基团含有的羰基可以与PVC链段上的次甲基氢原子相互作用形成氢键,超支化聚合物与PVC形成这种结构分散于共混体系中,产生物理交联,起着类似交联剂的作用,阻碍分子链段之间的滑移。这种超支化聚合物独特的结构和性能导致物料的粘度降低,起到流变改性剂的作用。因此,添加超支化聚合物可调节均衡物料的粘度,有效地解决塑料加工过程中出现的熔体破裂和鲨鱼皮现象,改善填充材料的分散性和相容性,提高管材的表面光泽度和力学性能。
所述母液池料为聚氯乙烯聚合过程中产生的混杂废料,该混杂废料中含有助分散磺化油、聚乙烯醇和聚氯乙烯聚合反应过程中残留的添加剂。添加少量的母液池料通过改性技术能够变废为宝,实现资源的优化利用,也能够降低成本。
所述活化碳酸钙选用活化纳米碳酸钙、轻质活化碳酸钙、超细活化碳酸钙、重质活化碳酸钙其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活化碳酸钙添能够对物料进行表面活化改性,与普通碳酸钙生产的聚氯乙烯管材相比,具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性和较高的柔韧性。
所述热稳定剂为铅盐类稳定剂、钙/锌复合稳定剂、有机锡类稳定剂、稀土复合稳定剂其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可以阻碍加工过程中的热分解,提高耐老化性。
所述抗冲击改性剂为氯化聚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可以改善产品的抗冲击性能。
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石蜡、聚乙烯蜡、氯化石蜡、氧化聚乙烯蜡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使加工更容易、挤出更稳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诺贝尔塑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诺贝尔塑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964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