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叶与茶叶末分离筛选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896446.7 | 申请日: | 2021-08-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787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 发明(设计)人: | 张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凯 |
| 主分类号: | B07B4/02 | 分类号: | B07B4/02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吴伟文 |
| 地址: | 233400 安徽省蚌埠市怀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叶 茶叶末 分离 筛选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筛选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茶叶与茶叶末分离筛选装置,包括风选箱,所述风选箱的顶部设置有入料斗,所述风选箱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风机以及通风组件,所述风选箱底部两侧分别连通有出末口以及出灰口,所述风选箱的底部开设有插槽,本发明通过风机将茶叶中的茶叶末吹至风选箱的最左侧,且茶叶中含有的石子、泥土的等落至右侧并分别通过出末口以及出灰口排出,由于茶叶大小不一因此在重量的影响下,风机将不同重量的茶叶吹至多组分级板之间排出,从而实现茶叶的分级,操作简单,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筛选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茶叶与茶叶末分离筛选装置。
背景技术
茶叶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市场上销售的茶叶产品种类繁多,这些茶叶都是用茶树的鲜叶、嫩芽和嫩枝加工而成,加工方法不同,加工出的茶叶类别也就不同,茶叶的加工过程一般分为初制和精制,初制一般包括杀青(或蒸青)-揉捻-干燥(晒干或烘干),精制一般包括筛分、抖筛、拣剔、干燥等,现有的茶叶在经过加工后可能会产生茶叶断裂,从而形成茶叶末,从而不利于后期包装的完整性,影响茶叶的整体性和美观性。
现有的茶叶与茶叶末分离装置大多采用风选的方式,但是由于茶叶大小不一导致其重量不同,因此在分离时极易出现茶叶的分级情况,但是现有的分离装置没有对分级后的茶叶进行混合的混合装置,因此导致打包的茶叶每包都品相不一,影响品牌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在分离时极易出现茶叶的分级情况等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茶叶与茶叶末分离筛选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茶叶与茶叶末分离筛选装置,包括风选箱,所述风选箱的顶部设置有入料斗,所述风选箱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风机以及通风组件,所述风选箱底部两侧分别连通有出末口以及出灰口,所述风选箱的底部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的内部活动插接有插接框,所插接框的内部设置有多组分级板,所述风选箱的底部四角设置有支腿,右侧两组所述支腿之间转动连接有混料组件,且混料组件能够与所述支腿拆卸分离,所述混料组件设置在所述插接框的下方,所述风选箱靠近所述通风组件的内侧设置有清灰组件。
优选的,所述通风组件包括一U型插框,所述U型插框的开口端活动插接有过滤网。
优选的,所述插接框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均开设有通槽,所述分级板通过螺栓以及通槽与所述插接框滑动连接并固定。
优选的,所述风选箱的前端销接转动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内部与所述插接框的外壁搭接。
优选的,所述混料组件包括混料盒,所述混料盒的两侧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活动插接有插接柱,所述插接柱与所述凹槽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右侧两组所述支腿上均开设有与所述插接柱相配合的插孔,左侧所述支腿上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轴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混料盒端部搭接的凸轮。
优选的,所述混料盒上设置有硅胶垫,所述硅胶垫的底部规则设置有多组用于吸附所述混料盒的吸盘。
优选的,纵向两组所述支腿的相对面上均设置有凸槽,相邻两组所述凸槽之间均活动插接有收集盒,两组所述收集盒分别设置在所述出末口以及出灰口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清灰组件包括转动连接有在所述风选箱内侧的往复丝杆,所述往复丝杆的一端贯穿所述风选箱并通过齿轮以及链条与所述电机传动连接,所述往复丝杆上滑动连接有滑座,所述滑座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风选箱内壁搭接的毛刷。
优选的,所述分级板呈人字形结构,所述分级板位于其分叉处向下延伸有一伸缩板。
优选的,所述入料斗设置在靠近所述通风组件的一侧,所述入料斗的底部设置有扰流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凯,未经张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964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密码生成方法
- 下一篇:一种改善手部震颤的方法及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