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渔网编织线材处理的线丝定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896427.4 | 申请日: | 2021-08-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46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 发明(设计)人: | 魏安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安国渔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1D10/00 | 分类号: | D01D10/00;D01D13/02;D02J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刘慧 |
| 地址: | 2380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渔网 编织 线材 处理 定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渔网编织线材处理的线丝定型装置,线丝定型装置包括定型组件,所述定型组件包括第一支架、第一转轮、第二支架、第二转轮、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支架一端设有涂油组件,涂油组件包括第三支架、恒温箱、润油管、出油刷;所述第三支架一端设有收卷组件,收卷组件包括第二转动盘、第一压合臂、第二压合臂、第二升降块。本发明线丝定型装置结构稳定可靠、功能实用,可以自动对尼龙单丝进行定型,采用齿轮啮合双轮压制,成型效果好,有效防止了尼龙单丝直径差距过大,定型之后自动进行涂油操作,涂覆桐油有效提升了尼龙单丝的防水、防腐、防锈效果,最后进行自动收卷,收卷组件设有压合臂和导向组件,有效防止了收卷时发生收卷偏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渔网生产材原料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渔网编织线材处理的线丝定型装置。
背景技术
渔网线是指编织网片和缝扎网渔具的直径小于4毫米的线,是制作渔网的主要材料。结实耐用的现代渔网主要采用聚乙烯,尼龙等原料进行加工,99%以上用合成纤维加工而成。主要有尼龙或改性尼龙的单丝、复丝或复单丝,也可以用聚酯、聚偏氯乙烯等纤维。质量高的渔网要求有高透明度和强度,好的耐冲击性、耐磨性、网目尺寸稳定性和柔软性,适当的断裂伸长。尼龙单丝网线在挤出后,需要进行定型收卷,然后再由成型设备进行捻线或编线制成渔网,尼龙单丝挤出时温度高,在传输时需要进行二次定型,然后进行处理收卷,常规尼龙单丝挤出后直接进行收卷,会导致后期进行渔网编织时出现单丝断裂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现提出一种用于渔网编织线材处理的线丝定型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渔网编织线材处理的线丝定型装置,能够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线丝定型装置结构稳定可靠、功能实用,可以自动对尼龙单丝进行定型,采用齿轮啮合双轮压制,成型效果好,有效防止了尼龙单丝直径差距过大,定型之后自动进行涂油操作,涂覆桐油有效提升了尼龙单丝的防水、防腐、防锈效果,最后进行自动收卷,收卷组件设有压合臂和导向组件,有效防止了收卷时发生收卷偏差,整个线丝定型装置自动化程度高,降低了人工参与环节,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渔网编织线材处理的线丝定型装置,线丝定型装置包括定型组件,所述定型组件包括第一支架、第一转轮、第二支架、第二转轮、第一气缸,第一支架一侧设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一端设有第一转动轴,第一转动轴上设有固定连接的第一转轮,第一支架上端设有第二支架,第二支架内设有可滑动升降的第一升降块,第一升降块一侧设有第二转动轴,第二转动轴上设有第二转轮,第二支架上端设有第一气缸;
所述第一支架一端设有涂油组件,涂油组件包括第三支架、恒温箱、润油管、出油刷,第三支架一端设有吸油垫,第一支架上设有恒温箱,恒温箱上设有润油管,润油管内部设有可以滑动的出油刷;
所述第三支架一端设有收卷组件,收卷组件包括第二转动盘、第一压合臂、第二压合臂、第二升降块,第二转动盘一侧设有同步啮合转动的第一压合臂和第二压合臂,第二转动盘另一侧设有第二升降块。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轮上设有环形开槽,环形开槽内设有环形的第一压环,环形开槽两侧均设有环形的第一齿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架内设有对称分布的导向条,导向条之间设有滑动配合的第一升降块,第二转轮上设有环形的第二压环,第二转轮两侧均设有固定连接的齿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气缸下端设有第一伸缩柱,第一伸缩柱与第一升降块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支架一端设有对称分布的安装块,安装块之间设有可滑动更换的吸油垫,第一支架上设有滑轨,滑轨上设有滑动配合的滑块,润油管上设有第一开槽,滑块上设有移动架,移动架上设有油箱,移动架内设有出油刷,移动架一侧设有第三转动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安国渔具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安国渔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964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元正极材料、正极极片及制备方法、应用
- 下一篇:一种电子密码生成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