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负极活性物质、负极极片及制备方法、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896410.9 | 申请日: | 2018-0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944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 发明(设计)人: | 曹俊琪;张小细;闫传苗;余洋;黄海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4/587 | 分类号: | H01M4/587;H01M4/133;H01M4/1393;H01M10/0525 |
| 代理公司: | 北京辰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9 | 代理人: | 佟林松 |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负极 活性 物质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申请涉及一种负极活性物质、负极极片及制备方法、应用,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包括碳材料A和碳材料B,所述碳材料A与所述碳材料B的粉体压实密度的比值为0.8~1;所述碳材料B的可逆容量CB大于所述碳材料A的可逆容量CA;所述碳材料A和石墨化度低于所述碳材料B的石墨化度。与碳材料B相比,碳材料A的石墨化度较低、层间距相对较大,机械强度较高。将两种碳材料混合使用,能够保证负极极片兼具高可逆容量和良好的抗压性,提高电池的循环寿命。
本申请是针对申请日为2018年02月13日、申请号201810150341.5,发明名称为“一种二次电池”的申请提出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二次电池领域,具体讲,涉及一种负极活性物质、负极极片及制备方法、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电动汽车对续航里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相应要求提高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面对这些需求,层状三元正极材料NCM(Li(NixMnyCoz)O2,其中x+y+z=1)应运而生。与LCO正极材料相比,NCM材料中引入了Mn和Ni元素,其中的Mn元素不具备化学活性,但能提高材料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还可降低材料成本。Ni 元素可以提高材料活性,提高材料的克容量。但三元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极片厚度会发生变化,且单晶三元材料的极片厚度膨胀率明显高于多晶材料。在二次电池,特别是锂离子动力电池应用的后期,由于正极极片在循环过程中的极片厚度膨胀,会导致循环跳水,表现为电芯的循环寿命明显降低。
在高容量电池体系中,由于三元正极材料具有高克容量,为了充分发挥电池的容量特性,需要相应地提高负极克容量。但是,克容量较高的石墨通常具有较小的层间距和较高的石墨化度。当负极极片采用克容量较高的石墨时,会使负极极片的抗压性变差。对于三元正极材料体系,尤其是含有单晶材料或者高镍多晶的阴极体系或混合阴极体系,正极极片的膨胀较为明显,导致电芯的循环膨胀力呈线性增长,对负极极片产生挤压。随着锂离子在负极的嵌入与脱出持续进行,正极和负极的挤压力同时增长,导致电解液从正负极片之间挤出,负极动力学降低,从而降低电芯的析锂窗口,进而引发循环急剧衰减、跳水。
鉴于此,特提出本申请。
发明内容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出一种负极活性物质,包括碳材料A和碳材料B,所述碳材料A与所述碳材料B的粉体压实密度的比值为0.8~1;所述碳材料B的可逆容量CB大于所述碳材料A的可逆容量CA;所述碳材料A的 石墨化度低于所述碳材料B的石墨化度。
在任意实施方式中,所述碳材料B的可逆容量CB与所述碳材料A的可逆容量CA的比值为1<CB/CA<1.1。
在任意实施方式中,所述碳材料B的可逆容量CB不低于355mAh/g。
在任意实施方式中,所述碳材料A的可逆容量≥345mAh/g。
在任意实施方式中,所述碳材料A与所述碳材料B的粉体压实密度的比值为0.9~0.98。
在任意实施方式中,所述碳材料A在20MPa下的粉体压实密度为 1.45~1.7g/cm3,所述碳材料B在20MPa下的粉体压实密度为 1.5~1.75g/cm3。
在任意实施方式中,所述碳材料A的石墨化度为90%~96%,所述碳材料B的石墨化度为95%~99%。
在任意实施方式中,所述碳材料A的D50粒径为11μm~13.5μm,所述碳材料B的D50粒径为12μm~14.5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964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