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套丝检测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95331.6 | 申请日: | 2021-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865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福东精达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B07C5/34;B07C5/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东律师事务所 11499 | 代理人: | 李雁 |
地址: | 343600 江西省吉安市安福***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检测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套丝检测设备,包含用于固定五金件的固定装置(1)、用于承接五金件的承接装置(2)和用于对五金件的套丝检测装置(3),本发明通过模拟人工检测套丝的方式,设置自动化装置,替代人工,可提高工厂生产效率,一定程度减低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小五金件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套丝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在制造电子烟等产品时,需要制造非常小的五金件,内套丝的圆筒用的比较多,在生产此类五金件时,在完成套丝后,需要做一次检测,以往的做法通常是人工检测套丝,人工一个一个采用螺纹工具旋转进入到内套丝的五金件内,看套丝是否合格,然后旋转出螺纹工具,取做下个检测,这种方式,全部采用人工,自动化程度不高,如果能采用自动设备替代这部分人工,则可以提高效率,如果自动化成本不高的情况下,则值得大规模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自动套丝检测设备。
一种自动套丝检测设备,包含用于固定五金件的固定装置(1)、用于承接五金件的承接装置(2)和用于对五金件的套丝检测装置(3),其特征在于,承接装置(2)设置在固定装置(1)的下方,所述套丝检测装置(3)位于固定装置(1)的一侧,承接装置(2)包含正品盒(21)、次品盒(22)和分拣板(24),分拣板(24)由下方的旋转电机(23)控制翻转,所述固定装置(1)包含输送轨(11)、固定板(12)、压紧板(13)和压紧气缸(14),在固定板(12)和压紧板(13)之间设置有弹簧(15),所述套丝检测装置(3)包含滑动导轨(32)、设置在滑动导轨(32)上方的控制箱(31)、连接控制箱(31)的转子(33)、设置在转子(33)一端的检测内套丝的螺纹头(34),其中在转子(33)与控制箱(31)的连接位置设置有压力传感器(33a)。
五金件在本文中指需要检测的套内丝的圆筒。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轨(11)的中间设置有输送槽(110),输送槽(110)连接外部的震动盘,震动盘将五金件输送到输送槽(110)上,然后通过挤推,将五金件推至固定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槽(110)的末端位于固定板(12)和压紧板(13)之间,固定板(12)和压紧板(13)在检测时,压住五金件,使其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分拣板(24)对于承接输送槽(110)上掉落的五金件,在所述分拣板(24)让无金件滚落到正品盒(21)或者次品盒(22)中,分拣板(24)的作用是区分合格和不合格的五金件,通常一批次产品中,合格的占大多数,因此分拣板(24)的正常位置是让无金件滚落到正品盒(21),当不正常时,分拣板(24)翻转,让无金件滚落到次品盒(22)。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箱(31)控制转子(33)旋转,并且在连接的部位,压力传感器(33a)接收转子(33)旋转方向所受阻力大小的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箱(31)在工作时,所述控制箱(31)整体在滑动导轨(32)上水平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螺纹头(34)的水平位置与输送槽(110)的末端对应,即与固定五金件的中心位置对应。
本发明的操作步骤如下,通过输送槽(110)将五金件推送至固定板(12)上进行固定,然后控制箱(31)移动,转子(33)移动到五金件的位置,螺纹头(34)对准五金件的内套丝,旋转,如果五金件的内套丝是正常的,则螺纹头(34)可顺畅地旋入,如果内套丝不正常,比如内套丝太小,或者有断丝,则螺纹头(34)旋转过程中会有阻力,这个阻力会反馈到转子(33)上,进而让压力传感器(33a)接收到,压力传感器(33a)可以给分拣板(24)一个信号,分拣板(24)翻转,让五金件掉入到次品盒(22),然后通过这个不断反复的过程,实现自动化检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自动套丝检测设备示意图。
图2是固定装置(1)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福东精达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安福东精达五金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953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