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脑电波处理装置、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95163.0 | 申请日: | 2021-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925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陈海波;邓钢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兰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N3/08;A61B5/372;A61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张帆 |
地址: | 20005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脑电波 处理 装置 方法 计算机 设备 存储 介质 | ||
1.一种脑电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编码器、第二编码器、第三编码器和解码器,其中:
所述第一编码器,用于对接收的多路脑电样本信号进行数据处理并分别输出脑电语义信号,所述脑电语义信号包括多个脑电语义子信号,每个脑电语义子信号对应不同的时间信息;
所述第二编码器,用于对接收的多个脑电语义子信号进行数据处理并输出静态脑电语义信号,每个脑电语义子信号的静态脑电语义信号相同;
所述第三编码器,用于对接收的多个脑电语义子信号、以及静态脑电语义信号进行数据处理并输出动态脑电语义信号,所述动态脑电语义信号包括所述时间信息;
所述解码器,用于根据静态脑电语义信号和动态脑电语义信号重建所述脑电样本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电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编码器包括第一输入层、第一卷积层、第一压平层、第一全连接层、第二全连接层和第一输出层,其中
所述第一输入层将接收的多路脑电样本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一卷积层,经所述第一卷积层进行卷积计算后输出至所述第一压平层,经所述第一压平层展平后输出至所述第一全连接层,经所述第一全连接层、所述第二全连接层进行分类操作后通过所述第一输出层分别输出所述多路脑电样本信号对应的所述脑电语义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脑电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卷积层的内核尺寸为3*3,所述第一卷积层的步长为2,所述第一卷积层的填充模式为补全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电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编码器包括第二输入层、第一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第一拼接层、第三全连接层、和第一采样层,其中
所述第二输入层接收多个所述脑电语义信号并传输至所述第一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经所述第一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进行时间循环处理操作后传输至所述第一拼接层,经所述第一拼接层拼接后传输至所述第三全连接层,经所述第三全连接层进行分类操作后通过所述第一采样层输出所述静态脑电语义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脑电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包括第一正向长短期记忆网络和第一反向长短期记忆网络,其中:
所述第一正向长短期记忆网络,用于对接收的多个脑电语义子信号根据所述时间信息进行正向数据处理并输出正向静态脑电语义子信号,并输出至所述第一拼接层;
所述第一反向长短期记忆网络,用于对接收的多个脑电语义子信号根据所述时间信息进行反向数据处理并输出反向静态脑电语义子信号,并输出至所述第一拼接层;
所述第一拼接层根据所述正向静态脑电语义子信号和反向静态脑电语义子信号进行拼接并输出静态脑电语义拼接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脑电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全连接层包括第一全连接子层和第二全连接子层,其中
所述第一全连接子层,用于将所述静态脑电语义拼接信号进行均值处理并输出静态脑电语义均值信号至所述第一采样层;
所述第二全连接子层,用于将所述静态脑电语义拼接信号进行方差处理并输出静态脑电语义方差信号至所述第一采样层;
所述第一采样层根据所述静态脑电语义均值信号和静态脑电语义方差信号输出所述静态脑电语义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电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编码器包括第三输入层、第二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第二拼接层、RNN层、第四全连接层和第二采样层,其中
所述第三输入层接收多个所述脑电语义子信号、以及所述静态脑电语义信号并传输至所述第二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经所述第二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进行时间循环处理操作后传输至所述第二拼接层,经所述第二拼接层拼接后传输至所述RNN层,经所述RNN层进行时间信息处理操作后传输至所述第四全连接层,经所述第四全连接层进行分类操作后通过所述第二采样层输出具有时间信息的所述动态脑电语义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兰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深兰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9516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对多智能远程操作和集控系统
- 下一篇:一种模拟粉土地面塌陷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