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导体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94963.0 | 申请日: | 2021-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908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林大钧;叶冠麟;林俊仁;潘国华;江木吉;廖忠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7/092 | 分类号: | H01L27/092;H01L21/8238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黄艳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 装置 | ||
提供一种半导体装置。设置第一源极/漏极结构于基板上方。设置第二源极/漏极结构于基板上方。隔离结构设置于第一源极/漏极结构以及第二源极/漏极结构之间。第一源极/漏极结构与隔离结构的第一侧壁形成实质上线性的第一界面。第二源极/漏极结构与隔离结构的第二侧壁形成实质上线性的第二界面。第一源极/漏极接触件在多个方向围绕第一源极/漏极结构。第二源极/漏极接触件在多个方向围绕第二源极/漏极结构。隔离结构设置于第一源极/漏极接触件以及第二源极/漏极接触件之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是有关于半导体技术,且特别是有关于半导体装置及其形成方法。
背景技术
半导体集成电路(IC)产业经历了指数级的成长。集成电路材料和设计方面的技术进步产生了一代又一代的集成电路,每一代都比上一代具有更小且更复杂的电路。集成电路演进期间,功能密度(亦即,单位芯片面积的互连装置数目)通常会增加而几何尺寸(亦即,即可使用制程生产的最小元件(或线))却减少。此微缩化的过程通常会以增加生产效率与降低相关成本而提供助益。然而,此微缩化也会伴随着更为复杂的设计与将集成电路纳入装置的制程。
举例而言,随着半导体装置持续微缩化,相邻晶体管之间的空间变得越来越小。小间隔可能会导致相邻晶体管之间的外延源极/漏极特征部件相互合并,这会导致相邻晶体管之间的电性短路。电性短路是不良的,因为它可能降低装置性能或甚至导致装置故障。
因此,虽然制造半导体装置的传统方法通常是适当的,但它们在各方面都不令人满意。
发明内容
根据一实施例,半导体装置包括:设置于基板上方的第一源极/漏极结构;设置于基板上方的第二源极/漏极结构;设置于第一源极/漏极结构和第二源极/漏极结构之间的隔离结构,其中第一源极/漏极结构与隔离结构的第一侧壁形成实质上线性的第一界面,且其中第二源极/漏极结构与隔离结构的第二侧壁形成实质上线性的第二界面;在多个方向围绕第一源极/漏极结构的第一源极/漏极接触件;以及在多个方向围绕第二源极/漏极结构的第二源极/漏极接触件,其中隔离结构设置于第一源极/漏极接触件以及第二源极/漏极接触件之间。
根据另一实施例,方法包括:外延成长第一源极/漏极结构以及第二源极/漏极结构于基板上方;形成第一材料层于第一源极/漏极结构以及第二源极/漏极结构上方;在形成第一材料层之后,执行栅极替换制程;在执行栅极替换制程之后,以第二材料层替换第一材料层;蚀刻垂直延伸穿过第二材料层的开口,其中开口形成于第一源极/漏极结构以及第二源极/漏极结构之间;以第三材料层填充开口;且以源极/漏极接触件替换第二材料层。
根据另一实施例,方法包括:提供虚置栅极、第一源极/漏极、以及第二源极/漏极,其中第一源极/漏极以及第二源极/漏极彼此合并;形成蚀刻停止层于第一源极/漏极以及第二源极/漏极上方;形成半导体层于蚀刻停止层上方;在形成半导体层之后,以含金属的栅极替换虚置栅极;在替换虚置栅极之后,蚀刻掉半导体层,其中蚀刻停止层防止第一源极/漏极以及第二源极/漏极被蚀刻掉;在蚀刻掉半导体层以后,形成含碳层于第一源极/漏极以及第二源极/漏极上方;蚀刻延伸穿过含碳层的开口,其中开口分离第一源极/漏极与第二源极/漏极;以介电质层填充开口;移除含碳层以及蚀刻停止层而实质上不移除介电质层与第一源极/漏极以及第二源极/漏极;以及形成源极/漏极接触件于第一源极/漏极以及第二源极/漏极的顶表面以及侧表面上。
附图说明
根据以下的详细说明并配合所附图式做完整公开。应注意的是,根据本产业的一般作业,图示并未必按照比例绘制。事实上,可能任意的放大或缩小元件的尺寸,以做清楚的说明。
图1A是根据本公开的各种态样的FinFET形式的IC装置的透视图。
图1B是根据本公开的各种态样的FinFET形式的IC装置的平面俯视图。
图1C是根据本公开的各种态样的GAA装置形式的IC装置的透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949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残胶胶带的制备工艺
- 下一篇:一种用于固体废弃物处理的塑料瓶回收辅助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7-00 由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半导体或其他固态组件组成的器件
H01L27-01 .只包括有在一公共绝缘衬底上形成的无源薄膜或厚膜元件的器件
H01L27-02 .包括有专门适用于整流、振荡、放大或切换的半导体组件并且至少有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者表面势垒的;包括至少有一个跃变势垒或者表面势垒的无源集成电路单元的
H01L27-14 . 包括有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者微粒子辐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控制电能的半导体组件的
H01L27-15 .包括专门适用于光发射并且包括至少有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者表面势垒的半导体组件
H01L27-16 .包括含有或不含有不同材料结点的热电元件的;包括有热磁组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