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抑制剂/CaMKII体系及作为生物标志物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94348.X | 申请日: | 2021-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627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30 |
发明(设计)人: | 刘睿;李卓荣;姜海伦;曾利;刘蜜敏;赵凯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Q1/6883 | 分类号: | C12Q1/6883;A61K45/00;A61K31/7088;A61K31/7048;A61P25/28;A61P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苏士莹 |
地址: | 100010 北京市东城区天***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抑制剂 camkii 体系 作为 生物 标志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抑制剂/CaMKII体系及作为生物标志物中的应用,涉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将抑制剂/CaMKII作为预防和/或治疗血管源性认知障碍的靶点,并以miR‑152作为抑制剂进行说明,发现miR‑152与CaMKII在血管源性认知障碍疾病进程中表达呈负相关。并且,miR‑152通过靶向抑制CaMKII在血管源性认知障碍中抑制细胞凋亡、减少细胞的炎症反应,最终改善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活性化合物田蓟苷通过促进miR‑152的表达进而抑制CaMKII的水平,对2VO模型大鼠空间学习和记忆障碍表现出显著的改善作用。因此抑制剂/CaMKII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在防治血管源性认知障碍中具有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抑制剂/CaMKII体系及作为生物标志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分为轻度和重度,其中重度VCI为血管源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VaD是继阿尔茨海默病之后的第二大痴呆类型,其特征是记忆力丧失、认知能力受损和大脑血管损伤。VaD是由大脑部分血液供应受限而导致的氧和营养不足引起,引发缺血和随后的病变,最终导致认知能力的下降。VaD发病率逐年升高,造成巨大的社会经济负担,亟需有效防治VaD的治疗手段。但目前FDA没有批准任何治疗VaD的药物,早期诊断方法也很匮乏。
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miRNA)作为一种非编码RNA分子,在多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在VaD中缺乏具有疾病转归意义的miRNA。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抑制剂/CaMKII体系及作为生物标志物中的应用,抑制剂/CaMKII可以作为血管源性认知障碍新的治疗靶点。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靶向抑制CaMKII的抑制剂/CaMKII体系在作为血管源性认知障碍相关的生物标志物中的应用。
优选的,所述抑制剂包括miRNA-152、miRNA-152的同义序列或田蓟苷。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靶向抑制CaMKII的抑制剂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血管源性认知障碍的药物中的应用。
优选的,所述抑制剂包括miRNA-152或miRNA-152的同义序列。
本发明还提供了miRNA-152在制备抑制血管源性认知障碍中细胞凋亡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miRNA-152在制备抑制血管源性认知障碍中炎症反应的药物中的应用。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靶向抑制CaMKII的抑制剂/CaMKII体系在作为血管源性认知障碍相关的生物标志物中的应用,并基于该生物标志物提供了靶向抑制CaMKII的抑制剂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血管源性认知障碍的药物中的应用,即将抑制剂/CaMKII作为预防和/或治疗血管源性认知障碍的靶点。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分别以miR-152和田蓟苷作为抑制剂进行说明,通过血管源性认知障碍疾病模型,利用针对miR-152和CaMKII的引物和/或探针,分别检测它们在疾病模型中的表达量,发现miR-152与CaMKII在血管源性认知障碍疾病进程中表达呈负相关。并且,miR-152通过靶向抑制CaMKII在血管源性认知障碍中抑制细胞凋亡、减少细胞的炎症反应,最终改善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因此miR-152与CaMKII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在防治血管源性认知障碍中具有应用价值。本发明还验证了活性化合物田蓟苷通过促进miR-152的表达进而抑制CaMKII的水平,对2VO模型大鼠空间学习和记忆障碍表现出显著的改善作用。本发明对抑制剂/CaMKII在血管源性认知障碍中的调控机制研究深入系统,基于以上发现,抑制剂/CaMKII可以作为血管源性认知障碍新的治疗靶点,以抑制剂/CaMKII作为防治血管源性认知障碍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9434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