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套筒结构及其连接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94331.4 | 申请日: | 2021-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190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居炜;吴杏弟;王勇;刘井远;吴炜程;邵俊华;胡越;马朝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5/16 | 分类号: | E04C5/16;E04B1/6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套筒 结构 及其 连接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套筒结构及其连接施工方法,本发明包括:上层竖向钢筋、套筒、灌浆料、下层竖向钢筋和下层预制墙体构件。本发明采用套筒预埋于下层预制墙体构件中,上层预制墙体构件吊装之前,套筒内先采用灌浆料填充密实,随后进行上层预制墙体构件的吊装,上层预制墙体构件的竖向钢筋就位后插入充满灌浆料的套筒中,上下层预制墙体构件竖向钢筋通过此套筒进行连接,灌浆料养护完成后,这样便使上下层预制墙体构件形成可靠连接。在保证上下层预制墙体构件连接可靠的同时,构造形式相对简单,现场施工过程中更加方便、快捷、易于操作,在进一步加快现场施工进度的同时,具有更好的经济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套筒结构及其连接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推进,现代建筑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施工方法也越来越先进,装配式建筑也越来越多。目前作为常见的套筒连接施工工艺为后灌浆式套筒连接,该工艺要求为上下层预制墙体构件竖向钢筋按照如图所示方式连接后,需上下层预制墙体构件水平缝进行封浆处理后,再采用灌浆设备进行后压力灌浆施工。传统后灌浆套筒连接工艺施工工序相对繁琐,需专门的压力灌浆设备,对设备要求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套筒结构及其连接施工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套筒结构,包括:
上层竖向钢筋2,包括连接成一体的上段和下段,所述上层竖向钢筋2的上段设置于上层预制墙体构件1内;
套筒3,所述套筒设置于下层预制墙体构件6内;
下层竖向钢筋5,所述下层竖向钢筋5设置于所述套筒3内,所述上层竖向钢筋2的下段设置于所述套筒3内,所述套筒3内设置有包覆所述下层竖向钢筋5和上层竖向钢筋2的下段的灌浆料4。
进一步的,上述套筒结构中,所述上层竖向钢筋2的上段预埋于上层预制墙体构件1内。
进一步的,上述套筒结构中,所述下层竖向钢筋5通过冷轧与套筒3连接,以形成连接接头。
进一步的,上述套筒结构中,所述连接接头预埋在下层预制墙体构件6中。
进一步的,上述套筒结构中,所述套筒的端部伸出所述下层预制墙体构件外。
进一步的,上述套筒结构中,还包括:包覆于伸出所述下层预制墙体构件外的套筒的端部周围的座浆料连接部,所述座浆料封堵所述上层预制墙体构件和下层预制墙体构件之间的缝隙。
进一步的,上述套筒结构中,所述套筒3内的下层竖向钢筋5和上层竖向钢筋2的下段之间间隔预设距离。
进一步的,上述套筒结构中,所述套筒3内的下层竖向钢筋5和上层竖向钢筋2的下段钢筋预留长度均需满足竖向连接承载力的要求。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套筒结构连接施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上层竖向钢筋2在构件厂内预埋于上层预制墙体构件1中;
将下层竖向钢筋5与套筒3连接后并在构件厂内预埋于下层预制墙体构件6中;
在上层预制墙体构件1吊装前,采用灌浆设备将灌浆料4满灌注于套筒3内;
按照定位将上部预制墙体构件1吊装就位后,将上层竖向钢筋2插入套筒3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943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