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相调控可陶瓷化无卤阻燃聚烯烃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94085.2 | 申请日: | 2021-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81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王春锋;侯鹏程;王永亮;韩志东;张铁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23/06 | 分类号: | C08L23/06;C08L23/08;C08L23/00;C08L83/16;C08L23/12;C08K3/22;C08K5/5425;C08K3/38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李红媛 |
地址: | 15008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控 陶瓷 化无卤 阻燃 烯烃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相调控可陶瓷化无卤阻燃聚烯烃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一种相调控可陶瓷化无卤阻燃聚烯烃复合材料按重量份数由30份~60份树脂、35份~65份无机阻燃剂、1份~7份陶瓷前驱体聚合物和2份~20份助剂制备而成;
所述的一种相调控可陶瓷化无卤阻燃聚烯烃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
一、称料:
按重量份数称取30份~60份树脂、35份~65份无机阻燃剂、1份~7份陶瓷前驱体聚合物和2份~20份助剂;所述的树脂由极性树脂和非极性树脂组成,极性树脂和非极性树脂的质量比为(1~4):(1~4);所述的助剂包括抗氧剂、交联剂、偶联剂、加工助剂和功能填料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其中抗氧剂、交联剂、偶联剂、加工助剂和功能填料的质量比为(0~5):(0~3):( 0~3):( 0~3):( 0~15);
二、将陶瓷前驱体聚合物、偶联剂和一部分无机阻燃剂投加到高速搅拌机中,在1500r/min~2000r/min下高速混合1min~3min,得到混合粉体;
三、将极性树脂加入到密炼机中,在130℃~190℃下混合3min~5min,再加入步骤二中得到的混合粉体、一部分抗氧剂、一部分交联剂、一部分功能填料和一部分加工助剂,在温度为130℃~190℃下熔融共混5min~8min,后经造粒机造粒,得到料A;
四、将非极性树脂加入到密炼机中,在130℃~190℃下混合3min~5min,再加入另一部分无机阻燃剂、另一部分抗氧剂、另一部分交联剂、另一部分功能填料和另一部分加工助剂,在温度为130℃~190℃下熔融共混3min~5min,后经造粒机造粒,得到料B;
五、将料A和料B加入到密炼机中,在130℃~190℃下混合3min~5min,再经造粒机造粒,得到相调控可陶瓷化无卤阻燃聚烯烃复合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相调控可陶瓷化无卤阻燃聚烯烃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极性树脂为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热塑性聚氨酯、乙烯丙烯酸甲酯、乙烯丙烯酸乙酯、乙烯-丙烯酸丁酯和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的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相调控可陶瓷化无卤阻燃聚烯烃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非极性树脂为聚乙烯、聚丙烯、聚烯烃弹性体和乙丙橡胶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的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相调控可陶瓷化无卤阻燃聚烯烃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机阻燃剂为氢氧化镁、氢氧化铝、硼酸锌和红磷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的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相调控可陶瓷化无卤阻燃聚烯烃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陶瓷前驱体聚合物为聚碳硅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相调控可陶瓷化无卤阻燃聚烯烃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碳硅烷的分子量为500~3000,氮气气氛下1000℃时的陶瓷化产率不低于35 wt.%。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相调控可陶瓷化无卤阻燃聚烯烃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氧剂为四[β-(3,5-二叔丁基- 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亚磷酸三(2,4-二叔丁基苯基)酯和β-(3,5-二叔丁基-4-羟 基苯基)丙酸正十八碳醇酯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的混合物;所述的偶联剂为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叔丁氧基硅烷和乙烯基三叔丁基过氧硅烷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的混合物;所述的交联剂为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所述的功能填料为石墨烯、氮化硼、氧化铝、蒙脱土和水滑石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的混合物;所述的加工助剂为硬脂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未经哈尔滨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9408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