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感测器的测量校正方法、装置及服务器电源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893892.2 | 申请日: | 2021-08-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413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 发明(设计)人: | 吴名伟;韩红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5/00 | 分类号: | G01R3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侯珊 |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感测器 测量 校正 方法 装置 服务器 电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感测器的测量校正方法、装置及服务器电源,应用于包含分流电阻器和差动放大器的感测器,包括:预先对感测器进行补偿校验,得到感测器的补偿系数;获取感测器输出的电压信号;根据分流电阻器的误差值和补偿系数校正电压信号,得到电压校正信号,以供系统优化管理使用。可见,本申请可通过软件校正感测器输出的电压信号来提高读取精度,即无需选择高精度的分流电阻器及低电压飘移的差动放大器也能实现读取精度的提高,从而节约了服务器电源内感测器的整体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服务器电源管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感测器的测量校正方法、装置及服务器电源。
背景技术
服务器系统需要随时从服务器电源中读取其内各感测器的测量值(如电压测量值、电流测量值、温度测量值、功率测量值等),以便进行电源管理与系统优化。目前,服务器电源内各感测器将自身的测量值传输至服务器电源的MCU(Microcontroller Unit,微处理器),服务器系统利用 BMC(Baseboard Management Controller,基板管理控制器)透过I2CBus(Inter-Integrated Circuit Bus,串行通讯总线)访问服务器电源的MCU,以获取各项感测器读值。
请参照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服务器电源内部感测器的硬件线路图。感测器包括分流电阻器及差动放大电路(差动放大器+设定电阻R1、R2、R3、R4),其工作原理为:分流电阻器将对应侦测源的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差动放大电路将分流电阻器转换的电压信号进行放大处理(放大倍数等于R1/R3),并将放大后的电压信号传输至服务器电源MCU的ADC(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模数转换器),以由ADC将接收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后供MCU内部处理。一般情况下,服务器电源内大约需5-10个感测器来完成整个电源管理所需信号的侦测。
但是,感测器内分流电阻器及设定电阻均会存在电阻误差,差动放大器会存在电压飘移,导致服务器电源的MCU从感测器中读取的电压信号存在误差,使得读取精度较低。目前,为了提高读取精度,通常挑选高精度的分流电阻器、设定电阻及低电压飘移的差动放大器,但是,高精度的分流电阻器及低电压飘移的差动放大器非常昂贵,导致服务器电源内感测器的整体成本较高。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感测器的测量校正方法、装置及服务器电源,可通过软件校正感测器输出的电压信号来提高读取精度,即无需选择高精度的分流电阻器及低电压飘移的差动放大器也能实现读取精度的提高,从而节约了服务器电源内感测器的整体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感测器的测量校正方法,应用于包含分流电阻器和差动放大电路的感测器,包括:
预先对所述感测器进行补偿校验,得到所述感测器的补偿系数;
获取所述感测器输出的电压信号;
根据所述分流电阻器的误差值和所述补偿系数校正所述电压信号,得到电压校正信号,以供系统优化管理使用。
优选地,预先对所述感测器进行补偿校验,得到所述感测器的补偿系数的过程,包括:
在接收到进入手动自我学习模式的指令后,进入手动自我学习模式;
根据所述感测器所在设备的负载的不同设定值,得到所述感测器在所述不同设定值下的初始待校验测量值;
根据预设补偿系数关系式,计算所述感测器的补偿系数;其中,为所述补偿系数;为所述感测器对应的待测参数在第一负载设定值下的实际数字信号值;为所述待测参数在第二负载设定值下的实际数字信号值;为所述感测器在所述第一负载设定值下的初始待校验测量值对应的数字信号值;为所述感测器在所述第二负载设定值下的初始待校验测量值对应的数字信号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938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