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菜谱的推荐方法及装置、智能烹饪机器人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893043.7 | 申请日: | 2021-08-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728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 发明(设计)人: | 陈泽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泽南 |
| 主分类号: | G06F16/9535 | 分类号: | G06F16/9535 |
| 代理公司: | 广东高端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46 | 代理人: | 刘广新 |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菜谱 推荐 方法 装置 智能 烹饪 机器人 | ||
本申请提供一种菜谱的推荐方法及装置、智能烹饪机器人。菜谱的推荐方法包括:获取用户的菜谱需求信息;菜谱需求信息中包括:食材信息、烹饪时长信息以及用户偏好信息;根据所述用户偏好信息和多个菜谱的预设偏好标签从所述多个菜谱中确定出与所述用户偏好信息匹配的第一推荐菜谱;根据所述多个菜谱对应的食材和所述食材信息从所述多个菜谱中确定出与所述食材信息匹配的第二推荐菜谱;根据所述多个菜谱的预设烹饪时长和所述烹饪时长信息从所述多个菜谱中确定出与所述烹饪时长信息匹配的第三推荐菜谱;根据所述第一推荐菜谱、所述第二推荐菜谱以及所述第三推荐菜谱确定最终的推荐菜谱;反馈所述最终的推荐菜谱。该方法用以提高菜谱推荐的精准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菜谱的推荐方法及装置、智能烹饪机器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一些菜谱应用程序,或者智能烹饪机器人均可以给用户提供菜谱推荐的功能。
现有的菜谱应用程序或者智能烹饪机器人在进行菜谱推荐时,通常结合用户所喜好的口味进行推荐,这种推荐方式考虑的因素较为单一,使最终推荐的菜谱的精准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菜谱的推荐方法及装置、智能烹饪机器人,用以提高菜谱推荐的精准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菜谱的推荐方法,包括:获取用户的菜谱需求信息;所述菜谱需求信息中包括:食材信息、烹饪时长信息以及用户偏好信息;根据所述用户偏好信息和多个菜谱的预设偏好标签从所述多个菜谱中确定出与所述用户偏好信息匹配的第一推荐菜谱;根据所述多个菜谱对应的食材和所述食材信息从所述多个菜谱中确定出与所述食材信息匹配的第二推荐菜谱;根据所述多个菜谱的预设烹饪时长和所述烹饪时长信息从所述多个菜谱中确定出与所述烹饪时长信息匹配的第三推荐菜谱;根据所述第一推荐菜谱、所述第二推荐菜谱以及所述第三推荐菜谱确定最终的推荐菜谱;反馈所述最终的推荐菜谱。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进行菜谱时,获取用户的菜谱需求信息,在菜谱需求信息中,包括食材信息、烹饪时长信息以及用户偏好信息。通过用户偏好信息,确定出第一推荐菜谱;通过食材信息,确定出第二推荐菜谱;以及通过烹饪时长信息,确定出第三推荐菜谱;最后再结合第一推荐菜谱、第二推荐菜谱和第三推荐菜谱确定出最终的推荐菜谱。在这种菜谱推荐方式中,结合食材信息、烹饪时长信息和用户偏好信息进行综合性的推荐,使菜谱推荐考虑到了更多的影响因素,进而,可以提高最终推荐的菜谱的精准性。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根据所述用户偏好信息和多个菜谱的预设偏好标签从所述多个菜谱中确定出与所述用户偏好信息匹配的第一推荐菜谱,包括:将所述用户偏好信息与所述预设偏好标签进行匹配,确定出与所述用户偏好信息一致的第一偏好标签;根据所述第一偏好标签和预设的偏好标签关联关系确定出与所述第一偏好标签具有关联关系的第二偏好标签;将所述第一偏好标签和/或所述第二偏好标签对应的菜谱确定为所述第一推荐菜谱。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确定第一推荐菜谱时,先确定出与用户偏好信息一致的第一偏好标签,再根据预设的标签关联关系确定第二偏好标签;进而将第一偏好标签和/或第二偏好标签对应的菜谱确定为第一推荐菜谱。通过这种方式,能够确定出与用户偏好匹配的更多推荐菜谱,提高菜谱推荐的精准性。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根据所述多个菜谱对应的食材和所述食材信息从所述多个菜谱中确定出与所述食材信息匹配的第二推荐菜谱,包括:根据所述多个菜谱对应的食材在所述多个菜谱中的出现频次和出现位置确定所述多个菜谱对应的食材中的不可省略食材;将所述不可省略食材与所述食材信息匹配,确定与所述食材信息匹配的不可省略食材对应的菜谱为所述第二推荐菜谱。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确定第二推荐菜谱时,先确定出不可省略食材,然后再将不可省略食材与食材信息匹配,确定出与其匹配的食材对应的菜谱为第二推荐菜谱,实现第二推荐菜谱的有效确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泽南,未经陈泽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930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