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用微纳米水性聚氨酯纤维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92892.0 | 申请日: | 2021-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519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戴家兵;闫成成;朱保凌;李维虎;赵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科天水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兰州科天水性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18/66 | 分类号: | C08G18/66;C08G18/48;C08G18/32;C08G18/30;C08G18/67;C08G18/46;C08G18/42;C08G18/44;C08G18/50;D01F6/94;D01F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王积毅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肥市肥西***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纳米 水性 聚氨酯 纤维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医用微纳米水性聚氨酯纤维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医用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其包括如下步骤:制备棕榈油多元醇,制备阳离子水性聚氨酯乳液,制备静电纺丝原液,制备医用微纳米水性聚氨酯纤维。由本发明制备的医用微纳米水性聚氨酯纤维可以用于制备医用敷料、防病毒口罩、医用防护服等功能性医用品。本发明医用微纳米水性聚氨酯纤维的制备方法制备的医用微纳米水性聚氨酯纤维具有很好的抗菌和抑菌作用,具有良好的透气性、透湿性和弹性,能够满足功能性医用材料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材料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医用微纳米水性聚氨酯纤维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功能性医用材料制备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对功能性医用材料需求的不断提升,传统的医用材料如医用敷料因其容易滋生细菌,创面渗出液容易与敷料粘结,影响上皮组织的生长,在换药时容易导致二次创伤等问题,已无法满足人们对医用敷料功能性的需求。
水性聚氨酯材料具有良好的吸液性能,在干燥和潮湿环境下均能保持良好的柔韧性与贴合性。科研人员通过大量的试验证实了水性聚氨酯无毒、无致畸变性,对局部皮肤无刺激性和过敏反应。但现有的水性聚氨酯产品形态主要是薄膜或泡沫,二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透气性差、药物传递及释放速度慢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微纳米水性聚氨酯纤维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备的水性聚氨酯纤维具有良好的透气性、透湿性和弹性,并且具有抗菌和抑菌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医用微纳米水性聚氨酯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制备棕榈油多元醇,利用巯基—烯光点击反应将羟值在100~350mgKOH/g的棕榈油上引入巯基乙醇制成棕榈油多元醇;
制备阳离子水性聚氨酯乳液,所述阳离子水性聚氨酯乳液由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制成:棕榈油多元醇30~100份,大分子多元醇50~100份,氨基酸类多异氰酸酯20~100份,多异氰酸酯10~50份,醇单体5~20份,小分子扩链剂2~30份,阳离子亲水扩链剂5~25份,交联剂0.1~10份,潜伏性交联改性剂1~25份,催化剂0.1~10份,乳化剂0.1~8份,消泡剂1~10份,中和剂5~30份,乙醇80~500份;
制备静电纺丝原液,所述静电纺丝原液是由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制成的:阳离子水性聚氨酯乳液80~100份,水溶性高分子助纺剂1~10份,生物组分20~50份;
制备医用微纳米水性聚氨酯纤维,包括用静电纺丝装置纺织纤维层,所述纤维层经加热烘干后得到医用微纳米水性聚氨酯纤维。
在本发明医用微纳米水性聚氨酯纤维的制备方法一示例中,所述阳离子水性聚氨酯乳液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大分子多元醇和棕榈油多元醇在100~120℃进行真空脱水,将脱水后的大分子多元醇和棕榈油多元醇与氨基酸类多异氰酸酯、多异氰酸酯、催化剂混合,在80~95℃下反应1~5小时,取样检测,当剩余NCO基团达到理论剩余值后,将温度降至50~70℃,然后加入小分子扩链剂、阳离子亲水扩链剂、潜伏性交联改性剂、醇单体、交联剂,保温反应1~5小时,反应期间通入保护性气体,反应至NCO基团的剩余值不再变化,将温度降至25~45℃,加入中和剂、乙醇和乳化剂,搅拌乳化,在乳化过程中加入消泡剂,搅拌乳化时间5~10分钟,升温至35~55℃,旋蒸脱去乙醇,时间为1~2.5小时。
在本发明医用微纳米水性聚氨酯纤维的制备方法一示例中,所述大分子多元醇为聚醚多元醇或聚酯多元醇。
在本发明医用微纳米水性聚氨酯纤维的制备方法一示例中,所述聚醚多元醇为聚氧化乙烯二醇、聚四氢呋喃二醇、聚醚三醇、聚醚四醇、四氢呋喃-氧化乙烯共聚二醇、曼尼希聚醚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科天水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兰州科天水性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合肥科天水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兰州科天水性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928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