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沥青路面的嵌挤型结构层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92861.5 | 申请日: | 2021-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49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黄鹏宇;曾东升;黄世武;杨庆国;郑佳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鹏宇 |
主分类号: | E01C7/18 | 分类号: | E01C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吕小琴 |
地址: | 530031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沥青路面 嵌挤型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沥青路面的嵌挤型结构层,所述嵌挤型结构层由具有多级空间骨架结构的人造增强骨料与集料相互嵌挤嵌锁形成;所述人造增强骨料为若干具有嵌条的人造颗粒,所述人造颗粒的嵌条沿空间分布呈多级空间骨架结构,所述集料嵌挤于人造增强骨料的嵌条之间。通过将人造骨料加入到普通集料中,与普通集料相互嵌挤形成稳定不滑移的结构层,人造骨料的结构可对集料进行锁定,避免集料滑移,在外界水平荷载作用下不会产生塑性流动趋势,嵌锁作用强,可提高沥青混合料的稳定性和抗变形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沥青混合料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沥青路面的嵌挤型结构层。
背景技术
在通常情况下,沥青混合料的空间结构为胶凝结构。在这种结构中,矿料颗粒通过沥青薄膜粘接在一起,沥青混合料的结构强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混合料的内摩阻力和粘聚力。沥青混合料通过拌合,所有矿质颗粒都被沥青结合料所裹覆,由此便产生了颗粒与颗粒之间的直接接触形成了矿质骨架,该骨架在沥青混合料受力作用时的支撑特性取决于颗粒与颗粒接触面的接触状况,未形成骨架的细集料与沥青结合料一起形成沥青胶浆,填充于矿质骨架中,参与矿质骨架抵抗外力作用。而嵌挤型和密实型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结构内部摩阻力和内摩擦角。粗集料石质的坚韧性颗粒形状、表面纹理、粗糙程度和棱角性都影响集料的相互嵌挤与结合效果。碎石的压碎值﹑磨耗值不符合要求,都将造成沥青混合料的稳定度偏低,对沥青路面的使用功能和长期使用特性有极大的影响。
沥青路面的集料结合面,细观上看,是沥青与石粉形成的、相对薄弱的沥青膜界面,该界面在剪切作用下,两侧集料会发生滑移;这就造成了沥青路面材料宏观上塑性流动性大,易形成车辙、推移等永久性变形。车辙现象就是沥青路面材料内部滑移的宏观表现。沥青混凝土的这种内部组织结构,使它天然具有内部容易滑移的特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沥青路面的嵌挤型结构层,所形成的骨架结构嵌挤力强,结构稳定性高,具有较高的内摩阻力,使集料不会产生滑移,在外界水平荷载作用下不会产生塑性流动的趋势,嵌锁作用强,可提高沥青混合料的稳定性和抗变形能力。
本发明的用于沥青路面的嵌挤型结构层,所述嵌挤型结构层由具有多级空间骨架结构的人造增强骨料与集料相互嵌挤嵌锁形成;
进一步,所述人造增强骨料为若干具有嵌条的人造颗粒,所述人造颗粒的嵌条沿空间分布呈多级空间骨架结构,所述集料嵌挤于人造增强骨料的嵌条之间;
进一步,所述人造颗粒至少具有三根嵌条;
进一步,所述嵌条沿空间中心对称固定连接为一体;
进一步,所述嵌条沿空间中心固定连接为一体;
进一步,所述人造颗粒的相邻嵌条之间具有平滑过渡曲面;
进一步,所述人造颗粒的嵌条的长度不大于2cm;
进一步,所述嵌条为锥形结构,锥形结构的底部沿空间中心对称固定连接为一体;
进一步,所述嵌条为柱形结构,柱形结构的底部沿空间中心对称固定连接为一体;
进一步,所述人造颗粒为钢材料或铝材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公开的用于沥青路面的嵌挤型结构层,通过将人造骨料加入到普通集料中,与普通集料相互嵌挤形成稳定的结构层,人造骨料的结构可对集料进行锁定,避免集料滑移,具有较高的内摩阻力,使集料不会产生滑移,在外界水平荷载作用下不会产生塑性流动的趋势,嵌锁作用强,可提高沥青混合料的稳定性和抗变形能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人造颗粒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鹏宇,未经黄鹏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928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