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暴雨天气下车辆防泡水控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890849.0 | 申请日: | 2021-08-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264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 发明(设计)人: | 张庆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工学院 |
| 主分类号: | B66F7/16 | 分类号: | B66F7/16;B66F7/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佳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6020 | 代理人: | 向春玲 |
| 地址: | 545016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暴雨 天气 车辆 防泡水 控制 装置 | ||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暴雨天气下车辆泡水的问题,公开了一种暴雨天气下车辆防泡水控制装置,包括对称设置的连接板和支撑板,所述连接板左侧面固定安装有气泵,所述连接板右侧面固定安装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内部套有插杆,所述导向板右端固定连接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与气泵之间连接有连接管,所述通气管内部左侧装有控制阀,所述通气管表面均匀套有套筒,所述套筒底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下端固定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板底面均匀焊接有齿,所述套筒上表面焊接有顶杆,所述顶杆顶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本发明通过气囊的设置,可以将通气管进行展开,再通过对旋转板的控制,可以使车辆保持倾斜状态,进而对车辆的发动机进行保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防泡水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暴雨天气下车辆防泡水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一次短时的或连续的强降水过程,在地势低洼、地形闭塞的地区,雨水不能迅速宣泄造成农田积水和土壤水分过度饱和给农业带来灾害;甚至于引起山洪暴发、江河泛滥、堤坝决口给人民和国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出现暴雨的时候,车辆容易出现泡水,尤其是一些低洼的地方,很容易会出现较多的泡水车,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而暴雨天气下,车辆为了防止泡水,较多的司机会想到不同的方法,有的是通过垫砖的方式对车辆进行提升,这种操作方式不易操作,并且由于高度有限,在雨水较大的时候,同样会泡住发动机,造成汽车的损坏,因此,急需设计一种暴雨天气下车辆防泡水控制装置来解决车辆的防泡水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暴雨天气下车辆防泡水控制装置。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暴雨天气下车辆防泡水控制装置,包括对称设置的连接板和第一支撑板,所述连接板左侧面固定安装有气泵,所述连接板右侧面固定安装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内部套有插杆,所述导向板右端固定连接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与气泵之间连接有连接管,所述通气管内部左侧装有控制阀,所述通气管表面均匀套有套筒,所述套筒底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下端固定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板底面均匀焊接有齿,所述套筒上表面焊接有顶杆,所述顶杆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右侧装有旋转板,所述旋转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装有第二转轴,所述旋转板表面固定安装有防滑层,所述旋转板下表面左侧固定安装有旋转块,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上侧装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与旋转块之间装有第一转轴,所述通气管表面左侧均匀装有出气管,所述通气管右端固定连接有气囊,所述第一支撑板底面均匀安装有万向轮,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风机,所述风机的出风端连接有导管,所述风机表面固定安装有手柄。
作为优选,所述插杆为U形结构,插杆下端为锥形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管分别与通气管和气泵相通。
作为优选,所述通气管与出气管相通。
作为优选,所述旋转板与第二支撑板铰接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旋转块为U形结构,旋转块与活塞杆铰接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气囊的设置,可以将通气管展开,从而可以将该装置铺展在车辆下方,利用水的浮力对该装置展开,同时通过风机的设置,利用风机对气囊吹起的时候,可以对方向进行控制,通过设置出气管,通过出气可以加快气囊的运动,进而便于将该装置快速展开,通过设置液压缸,可以使用液压缸对旋转板进行控制,利用旋转板使车辆倾斜,从而可以将车辆的发动机进行提升,使车辆处于倾斜状态,从而对车辆的发动机进行保护,通过设置插杆,便于对该装置的位置进行定位,通过齿,便于增加底板与地面的摩擦力,利用防滑层,增加与车辆的摩擦力,从而增加了稳定性。本发明通过气囊的设置,可以将通气管进行展开,再通过对旋转板的控制,可以使车辆保持倾斜状态,进而对车辆的发动机进行保护。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工学院,未经柳州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908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