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目标模型到UML需求模型转化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890624.5 | 申请日: | 2021-08-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559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0 |
| 发明(设计)人: | 杨溢龙;卜永祺;张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8/20 | 分类号: | G06F8/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大紫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18 | 代理人: | 张卓;张梦龙 |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目标 模型 uml 需求 转化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从目标模型到UML需求模型转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完成对目标模型的标注,使目标模型可以完成转换;(2)设计转换规则和转换算法,将目标模型向UML进行映射;(3)验证转换方法的正确性。在本发明中,提出了一种从目标模型到UML模型的转换方法Goal2UML,此方法可以用户需求提取的基础上,实现用户需求到系统需求的平滑过渡。通过CoCoME案例研究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将84.1%的用户需求信息可以自动的转换到系统需求模型中,这将大大减少构建系统需求模型的工作量,进一步用户可完善系统需求模型,并结合RM2PT需求原型化工具,实现需求确认与迭代演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目标模型到UML需求模型转化方法,属于软件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需求原型化技术与工具RM2PT是一款计算机辅助工具,能够实现从UML需求模型到系统原型的自动生成。RM2PT需求模型由用例图、概念类图、描述用例工作流的系统序列图,以及系统操作合约(使用OCL对象约束语言来描述)组成。RM2PT使用Eclipse模型框架,具有很高的扩展性,能够方便完成其它需求模型到UML需求模型,需求模型到代码的转换。
目标模型–刻画用户需求:目标模型(Goal Model)是一种需求模型,主要用于描写用户需求,站在用户的角度,以用户目标为主要线索,分析系统干系人构建软件系统的原因和方法,构造软件系统的层次化需求模型,从而清晰地展现系统目标达成的方式。
图4描述的是,目前公认最新的目标模型文档istar2.0,中的目标模型元模型。
UML需求模型–重点刻画系统需求: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是软件需求建模和系统设计中的统一建模语言。描述、可视化、构建和编写了面向对象、软件密集型系统的开发方法。UML为软件开发和设计人员提供了一种建模方法,系统需求的特点。在本文中,将使用用例模型和领域模型来形容系统的功能需求,用例模型描绘了系统需要完成的功能,并指出该功能为参与者与系统的交互关系提供了用例。另一方面,领域模型描述了目标域中的概念实体类及其关系。
如图5所示,由于UML的元模型较为庞大,所以这里只对转换所需的部分进行介绍。UML的元模型主要分为两个大的部分,分别为UseCaseModel(用例模型)和DomainModel(领域模型)。首先介绍用例模型,他也分为二部分,第一部分是用例图,主要的元素有Actor和UC,这两个元素通过uc相连得到基本的用例图。第二个部分为系统顺序图,这个部分主要由Interaction和与它有聚合关系的部分元素组成,它们分别有Message、Execution、CombinedFragment,它们描述了当一个用例进入系统顺序图时,其中各个任务的开始、结束,以及中间可能存在的循环与选择的过程。最后介绍一下领域模型,它主要由Entity和与它有聚合关系的部分元素组成,它们分别有Attribute、Invariance、Reference,它们的任务是为上述的各项任务储存和传输实体的信息。
国内外研究现状:
1)自然语言需求到UML需求模型的转化:这项工作是通过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Language Processing,NLP)信息提取(IE)来完成的,IE首先自动处理非结构化数据,然后具体提取文本信息,最后以结构化的方式呈现所提取的信息。从自然语言语料库中提取命名实体及其关系的信息。然后通过领域本体的构建方法对信息进行处理,实现从自然语言需求到UML需求模型的转换。
但是这种方法存在缺点,首先自然语言的内容需要有效界定,如果没有一个有效的定义,内容就会变得含糊不清。第二是歧义和模糊性,不同情况下的词语和句子往往具有多重含义,容易产生模糊的概念和不同的思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906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需求原型化的软件开发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