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向通气结构及可调节吸入氧浓度的给氧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90225.9 | 申请日: | 2021-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338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田鸣;白俠路;丁滔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鸣达舒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A61M16/06;A61M16/10;A61M16/2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君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39 | 代理人: | 张东浩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通州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向 通气 结构 调节 吸入 浓度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向通气结构及含有双向通气结构的可调节吸入氧浓度的给氧装置。所述双向通气结构包括通气阀门机构,该通气阀门机构设置在通气管路的管壁上,用于保持通气管路内外的双向气体流通并在通气管路内部压力大于外部压力时扩大由通气管路流向外部的气流通路。所述含有双向通气结构的给氧装置设置有吸气管路和呼气管路两个管路,再通过吸气阀片和呼气阀片分别负责吸气和呼气的气体流通,通过调节呼气管路管壁上双向通气结构的对流通路实现对吸入氧浓度的调节,原理更加简单合理,使得管路更为紧凑,降低死腔量,提高通气和给氧效果,同时还能够连接具有标准接头的各类给氧装置,如面罩、鼻罩等,适用性更广,能够根据临床需求调节吸入气氧浓度在合理的范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双向通气结构及带有该结构的可调节吸入氧浓度的给氧装置。
背景技术
低氧血症是指血液中含氧不足,主要表现为动脉血氧分压(PaO2)与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下降,通常是由于气道梗阻、呼吸抑制、肺部疾病等引起通气不足或换气功能障碍所导致,供氧是预防其发生的有效手段。如今无痛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由于具有良好的镇静,镇痛,提高诊疗完成率及准确率,满足人们对舒适化医疗的需求,已为大多数受检者及医务工作者所接受,而在内镜室或日间手术室最常见的无痛技术是采用保留自主呼吸的深度镇静和全身麻醉。这种镇静和麻醉最危险的情况是气道梗阻、呼吸暂停等导致的低氧血症,吸入高浓度氧是预防和治疗低氧血症的重要方法。然而,对于恢复室、病房等需要长时间氧疗的病人,又要防止过高氧浓度的吸入,以避免氧中毒的危害。所以设计一种既能满足高浓度给氧,又能调节吸入氧浓度到安全范围的可调节的供氧装置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在公开号为CN111135413A的一篇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密闭吸氧器,该吸氧器设置有储气囊和口鼻罩,并通过包括阀门和挡板的比例控制阀对外部空气混入的比例进行调节,但是该技术方案在实际使用时仍旧存在一定的不足:
1.在与管路垂直的同一截面上同时设置了进出双向的气路阀门,为了满足人体的吸氧要求,会导致该管路的直径较大,管路较粗,无法外接医疗领域通常使用的标准接口;
2.通过旋转阀门挡板的方式来同时调节氧气进入量和空气进入量,这种方式并不实用,不仅调节的精度难以把握,同时也增加了医护人员的操作量,容易出现失误;
3.这种旋转阀门挡板结构制造起来较为复杂,不利于工业大规模生产;
4.通过这种吸氧器吸氧时,由于管路较粗,且管路与口鼻罩一体形成,在口鼻罩和管路内造成较大死腔,不利于氧气的吸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双向通气结构及可调节吸入氧浓度的给氧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双向通气结构,包括通气阀门机构,所述通气阀门机构设置在通气管路的管壁上,所述通气阀门机构用于保持通气管路内外的双向气体流通并在通气管路内部压力大于外部压力时扩大由通气管路流向外部的气流通路。
所述通气阀门机构包括第一气孔、对流通路和安装在第一气孔中的阀体,所述阀体可以在通气管路内部压力大于外部压力时向外部打开,所述对流通路能保持通气管路内外的双向气体流通并且其通气能力能够调节。
所述阀体包括滑动安装在第一气孔中的阀柱和设置在阀柱上的通气阀片,所述阀柱上设置有挡块以避免阀柱从第一气孔中滑落。
所述对流通路包括留存在通气阀片和第一气孔之间的间隙。
所述对流通路包括设置在通气管路上的对流孔。
所述对流孔上安装有调节阀片并且通过调节阀片能够改变对流的通气面积。
所述双向通气结构还包括套管,所述套管转动套装在通气管路上,所述套管上开设有与对流孔相适配的对流外孔并且通过转动套管能够改变对流外孔与对流孔之间相通的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鸣达舒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鸣达舒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902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