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厚大矿体分段凿岩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87748.8 | 申请日: | 2021-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305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周礼;曾令义;魏威;林卫星;欧任泽;詹进;江科;万孝衡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万宝矿产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C41/16 | 分类号: | E21C41/16;E21F15/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新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10 | 代理人: | 方晖 |
地址: | 410012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矿体 分段 凿岩 阶段 空场 嗣后 充填 采矿 | ||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厚大矿体分段凿岩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垂直于矿体走向布置采场,一步骤采场和二步骤采场间隔布置,先采一步骤采场并充填采空区,再回采二步骤采场并充填空区;一步骤采场回采时先回采最上一个分段,通过控制各正排炮孔孔底位置在回采崩落矿体的同时在上部形成楔形顶柱,最上一个分段爆破完毕后再同时回采以下各分段,整个一步骤采场回采完毕后采用高强度充填体充填;一步骤采场充填体强度达到设计指标后开始二步骤回采,二步骤采场回采时各分段同时回采,回采完毕后采用低强度充填体充填。本发明具有采场充填接顶工艺简单、接顶质量有保证、接顶率高,能有效改善二步骤采场回采安全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下采矿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厚大矿体分段凿岩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特别适用于矿岩中等稳固及以上厚大矿体的回采。
背景技术
分段凿岩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是矿岩稳固的厚大矿体回采的主要采矿方法之一。该方法将矿体划分为分段,在分段凿岩巷中施工上向扇形中深孔,各分段同时自上盘向下盘方向退采,上分段超前下分段一定排距呈台阶后退式爆破,崩落矿石主要自底部出矿结构中放出。该方法具有采场生产能力大、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因而应用十分广泛。对于厚大矿体,为减少矿柱损失、降低充填成本,通常分两步骤回采,一步骤采场回采完毕后采用高强度充填体充填,然后再回采二步骤采场。一步骤采场充填体作为二步骤回采时的人工矿柱。为保证二步骤回采作业安全,一步骤采场须保证充填接顶,而采场充填接顶是目前矿山面临的一个共性问题。为保证采场充填接顶,目前矿山工程技术人员采用较多的手段包括:多点下料、泵送强制接顶及膨胀接顶等方法,但实际均无法有效保证充填接顶率及接顶质量,因而二步骤采场回采时常常发生采场垮冒现场,矿石损失贫化率增大,同时采场回采安全风险上升。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厚大矿体分段凿岩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分段凿岩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一步骤采场充填接顶质量不高及由此导致的二步骤采场回采过程中垮冒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厚大矿体分段凿岩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
一种厚大矿体分段凿岩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其特征在于:垂直于矿体走向布置采场,一步骤采场和二步骤采场间隔布置,先采一步骤采场并充填采空区,再回采二步骤采场并充填空区;一步骤采场回采时先回采最上一个分段,最上一个分段爆破完毕后再同时回采以下各分段,整个一步骤采场回采完毕后采用高强度充填体充填;一步骤采场充填体强度达到设计指标后开始二步骤回采,二步骤采场回采时各分段同时回采,回采完毕后采用低强度充填体充填。所述一步骤采场最上一个分段回采时,切割槽布置在采场矿体下盘矿岩交界位置,最上一个分段各排正排中深孔炮孔孔底以切割槽所在位置为顶点逐排降低,正排中深孔爆破时以切割槽为自由面和补偿空间自下盘向上盘方向后退式爆破,崩落矿体的同时在上部形成楔形顶柱,崩落矿石采用铲运机自分段凿岩巷铲出。
进一步地,所述一步骤采场最上一个分段以下的各分段及二步骤采场回采时,自上盘向下盘后退式回采,上分段中深孔超前下分段中深孔一定排距呈阶梯式回采爆破,各分段同时进行回采,回采崩落的矿石采用铲运机从底部出矿结构中铲出。
进一步地,为满足一步骤采场最上一个分段回采时人员设备进出,将一步骤采场和二步骤采场最上一个分段的分段凿岩巷端部采用联络巷道联通。
进一步地,所述一步骤采场的充填回风天井布置在最上一个分段切割槽的上部,并通过充填回风联巷与充填回风平巷连接,一步骤采场充填时由于楔形顶柱的存在能够实现自然充填接顶。
进一步地,所述一步骤采场最上一个分段的各排正排中深孔的孔底根据矿体厚度、排距及第一排正排中深孔与最后一排正排中深孔孔底的高差线性均匀下降。
进一步地,所述联络巷道位于矿体上盘矿岩交接处。
优选地,所述一步骤采场最上一个分段的各排正排中深孔,第一排正排中深孔与最后一排正排中深孔孔底的高差为3~5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万宝矿产有限公司,未经长沙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万宝矿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877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