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次氯酸分子溶液制备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87488.4 | 申请日: | 2021-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291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班永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德义法正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B1/26 | 分类号: | C25B1/26;C25B9/00;C25B15/02;A61K33/20;A61L2/03;A61P17/00;A61P31/10;A61P17/02;A61L10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100142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次氯酸 分子 溶液 制备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次氯酸分子溶液制备装置,其包括次氯酸发生器,所述次氯酸发生器包括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包括阳极组件和阴极组件,所述阳极组件包括阳极片,所述阳极片为镀膜电极片,其中镀膜由氧化钌、氧化铱、氧化铑三种氧化物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导电剂和粘合剂组成,所述阴极组件包括阴极片,所述阴极片由选自钛、不锈钢和石墨中的一种或多种材料构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之氧化反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次氯酸分子溶液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后疫情时代来临,人们生活质量和健康意识显著提高。主要表现为在日常生活中对于消毒杀菌、空气净化、食品安全等问题愈发重视,特别是对各类化学残留物质(如农残、药残、甲醛等)的祛除要求也越来越高。
现有的杀菌技术中,热处理和化学灭菌法在用于食品时会影响食品本身的品质和营养成分,也会影响氧化速率、蛋白质结构、原有风味等,残留的灭菌剂还会对人体、动植物和环境造成危害;紫外杀菌由于杀菌作用机理会产生光复活现象,并且需要在无人的环境下使用,如果操作不当还会对人的皮肤和眼睛造成危害;臭氧杀菌技术中,由于臭氧分子极不稳定,易分解同时产生有毒物质,杀菌效果受限;超高压技术因设备要求高,无法用于日常生活。
次氯酸钠消毒剂由于具有杀菌效果较好、制备方法相对简单等特点,具有很高的市场占有率。并且为了满足使用便捷的需求,目前市场上已有家用次氯酸钠消毒液制备装置。例如CN212983073U中公开了一种小型次氯酸钠消毒液制备装置,其利用电解食盐水的反应,以食盐水为原料制备次氯酸钠消毒液,但该装置仍存在以下问题:
(1)氯气易挥发,且为有毒气体、会污染环境;
(2)易产生过多氢气,与氯气混合浓度高于5%时,会产生见光爆炸;
(3)同时还可能生成大量强致癌物三氯甲烷;
(4)加入食盐的量不好掌握,生成的浓度不可控,生成的溶液只能用于消毒,对人体具有危害,无法用于人体或动物直接喷洒。
次氯酸钠消毒剂的有效杀菌成分之一是次氯酸钠水解生成的次氯酸,次氯酸是唯一被我国卫健委和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均明确可用于空气消杀的安全消毒剂,亦为美国FDA规定的在60ppm以下浓度可作为免洗食品级消毒剂使用的消毒剂。由于次氯酸为小分子且不带电荷,作为人体白细胞免疫功能的主要成分不仅可以作用于细胞壁还可以渗入到细菌体内,通过破坏外膜并使质膜中的蛋白质失活,导致细胞壁和细胞膜破裂,抑制酶的作用、破坏细胞代谢过程,渗透到细胞中并破坏细胞内的微生物细胞壁和细胞器,导致细菌死亡。
现有技术中已有利用微酸性电解水,又称微酸性次氯酸水进行杀菌的技术。具有杀菌作用高、无色无臭、安全性高且环境友好的特点。微酸性电解水通常是将稀盐酸进行电解得到的,例如CN112042667A中公开了一种以水、稀盐酸和食盐为原料,利用电解反应制备次氯酸水溶液的方法。但是这类技术需要以稀盐酸或食盐等为原料,由于添加食盐或稀盐酸的比例不易掌握,特别是稀盐酸具有较强的酸性和腐蚀性,因此不易操作;另一方面,该等方法制备次氯酸水的同时生成大量的污染废水,缺乏经济性和环保性。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亟需一种既能实现各类化学残留有害成分的高效祛除、又能杀菌,同时也能用于人体皮肤、衣服等纺织物、日用器具以及空气消毒的可应用于多场景的消毒液制备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仅以符合国家标准(GB5749-2006)的市政自来水为原料,不需要添加包括但不限于食盐、稀盐酸等任何物质,能够简单高效便捷地制备次氯酸分子溶液的装置。
具体地,本发明通过以下方案解决本发明的技术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德义法正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德义法正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874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催化台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具有定位夹紧功能的车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