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轴承组装的轴承滚子投料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87326.0 | 申请日: | 2021-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473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沈娟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氧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0 | 分类号: | B23P19/00;B23P19/04 |
代理公司: | 嘉兴倍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95 | 代理人: | 徐明双 |
地址: | 314500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承 组装 滚子 投料 系统 方法 | ||
1.一种轴承组装的轴承滚子投料装置,包括安装座(1)、送料组件(3)和动力转动组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过料箱(2),所述过料箱(2)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出料板(5),所述出料板(5)的内壁卡接有挡板(7),所述挡板(7)的右侧内壁活动连接有卷簧(6),所述过料箱(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送料座(8),所述过料箱(2)的内壁与送料组件(3)的外壁活动连接,所述动力转动组件(4)的外壁与过料箱(2)的内壁活动连接;
所述送料组件(3)包括凸头(301),所述凸头(301)的顶端开设有储料槽(302),所述凸头(30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限位块(303),所述凸头(301)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滑板(304),所述滑板(304)的右侧铰接有节杆(305),所述节杆(305)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转盘(306),所述转盘(306)正面铰接有连接杆(307),所述连接杆(307)的底端铰接有齿板(308),所述齿板(308)的外壁卡接有限位杆(309),所述限位杆(309)的外壁活动连接有卡球(3010);
动力转动组件(4)包括环套(401),所述环套(40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固定杆(402),所述固定杆(402)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转轴(403),所述转轴(403)的外壁活动连接有椭圆盘(404),所述环套(40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伸缩杆(405),所述伸缩杆(405)的外壁活动连接有复位弹簧(406);
所述齿板(308)包括凸块(3081)、齿盘(3082)、齿杆(3083)以及套筒(3084),所述齿板(308)的内壁与凸块(3081)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齿板(308)的外壁与齿盘(3082)的外壁滚动连接,所述齿盘(3082)的外壁与齿杆(3083)的外壁滚动连接,所述齿杆(3083)的底端与套筒(3084)的顶端固定安装,所述凸块(3081)的背面与套筒(3084)的内壁固定安装,所述套筒(3084)的底端与卡球(3010)的外壁固定安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组装的轴承滚子投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头(301)的内壁与节杆(305)的外壁滑动连接,所述转盘(306)的内壁与环套(401)的内壁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组装的轴承滚子投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309)的外壁与环套(401)的内壁固定安装,所述转轴(403)的背面固定安装有电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组装的轴承滚子投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球(3010)的外壁与椭圆盘(404)的外壁滑动连接,所述限位块(303)的外壁与滑板(304)的外壁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组装的轴承滚子投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304)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滑板(304)的总长度大于储料槽(302)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组装的轴承滚子投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头(301)、储料槽(302)、限位杆(309)以及卡球(3010)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凸头(301)、储料槽(302)、限位杆(309)以及卡球(3010)以过料箱(2)的十字中心线为中心对称均匀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组装的轴承滚子投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套(401)的外壁与凸头(301)的底端固定安装,所述转盘(306)的内壁与环套(401)的正面卡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组装的轴承滚子投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球(3010)的正面与伸缩杆(405)的底端固定安装,所述椭圆盘(404)的正面与过料箱(2)的内壁固定安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组装的轴承滚子投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如下:
S1、通过使用者给电机通电,使得电机以300-360r/min的转速开始带动着固定杆(402)转动,当凸头(301)抵达顶端时送料座开始朝着过料箱(2)中投入滚子,滚子进入储料槽(302)的内壁;
S2、随后固定杆(402)的转动配合着环套(401)带动着凸头(301)的移动,鉴于复位弹簧(406)需要恢复弹性形变使得伸缩杆(405)持续挤压卡球(3010);
S3、紧接着卡球(3010)持续沿着椭圆盘(404)的外壁转动,卡球(3010)的移动转动配合着限位杆309带动着套筒(3084)移动,套筒(3084)的移动带动着齿杆(3083)移动;
S4、齿杆(3083)的移动配合着齿盘(3082)以及凸块(3081)带动着齿板(308)移动,齿板(308)的移动配合着连接杆(307)带动着转盘(306)的转动;
S5、进一步的,转盘(306)的转动配合着节杆(305)带动着滑板(304)沿着凸头(301)的内壁移动;
S6、最终凸头(301)由顶端抵达底端的运动阶段,滑板(304)始终阻止滚子从凸头(301)掉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氧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嘉兴氧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8732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