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岩溶发育区的降水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887219.8 | 申请日: | 2021-08-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530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 发明(设计)人: | 莫凡;林细桃;彭伯伦;张祖宏;郭东超;卢世维;蒙思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19/10 | 分类号: | E02D19/10;E02D27/32;E02D1/02;G06F30/13;G06F30/2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宋小光 |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岩溶 发育 降水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岩溶发育区的降水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建立岩溶发育区的三维地质模型;从所述三维地质模型中找出地下水位下降区域,并于所述地下水位下降区域处找出溶洞和/或裂隙所在的位置;对应所述地下水位下降区域处的溶洞和/或裂隙所在的位置处设置降水井,利用所设置的降水井将对应的溶洞和/或裂隙处的岩溶水抽出以实现降水。本发明的降水施工方法通过建立岩溶发育区的三维地质模型能够准确的找出岩溶水的分布位置,从而有针对性的设置降水井,实现对岩溶水的高效降水,提高了降水效率,避免了岩溶水的存在而影响后续施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坑降水施工工程领域,特指一种岩溶发育区的降水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南方喀什特地貌,岩溶发育,局部存在岩溶、溶洞、裂隙、破碎带、断层破碎带的特点,岩溶水赋存于岩层的溶洞、溶隙、溶孔及其溶蚀破碎带中,具有承压性,施工中易产生涌水、突水现象,岩溶水对工程施工影响大。
溶蚀作用在岩层中的进行是不均匀的,由于岩溶发育的不均匀性,岩溶水赋存于岩层的溶洞、溶隙中,因此岩溶水不均匀分布,降水难度大。
在基坑工程施工前需要布置降水井实施降水,传统降水方案无法具体识别岩溶水分布区域,传统降水井布置一般根据地勘资料,结合抽水试验,等间距均匀布置。而岩溶水布置具有不规则性,岩溶水主要存在岩层的溶洞中,完整岩区无岩溶水。传统降水井等间距均匀布置,无针对性,无法实现对岩溶水的有效降水,使得实际施工中涌水、突水现象频发,为施工带来极大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岩溶发育区的降水施工方法,解决现有的降水方案根据地勘资料均匀布置降水井而无法针对岩溶水实现有效降水,进而使得实际施工中涌水、突水现象频发并对施工产生影响的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岩溶发育区的降水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建立岩溶发育区的三维地质模型;
从所述三维地质模型中找出地下水位下降区域,并于所述地下水位下降区域处找出溶洞和/或裂隙所在的位置;
对应所述地下水位下降区域处的溶洞和/或裂隙所在的位置处设置降水井,利用所设置的降水井将对应的溶洞和/或裂隙处的岩溶水抽出以实现降水。
本发明的降水施工方法通过建立岩溶发育区的三维地质模型能够准确的找出岩溶水的分布位置,从而有针对性的设置降水井,实现对岩溶水的高效降水,提高了降水效率,避免了岩溶水的存在而影响后续施工。
本发明岩溶发育区的降水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
获取对应岩溶发育区设置的降水井的布设方案,将所述降水井的布设方案组合在所述三维地质模型中;
找出底部位于岩层区域处的降水井,并取消底部位于岩层区域处的降水井的设置。
本发明岩溶发育区的降水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
依据溶洞和/或裂隙处的渗透系数选取对应功率的潜水泵进行降水。
本发明岩溶发育区的降水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
于所述地下水位下降区域处进行抽水试验以获得试验数据;
根据所获得是试验数据计算得出所述地下水位下降区域处的渗透系数。
本发明岩溶发育区的降水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
于所述地下水位下降区域处进行抽水试验以获得试验数据;
根据所获得的试验数据计算所需设置的降水井的半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872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