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在去除黄曲霉毒素中的应用和去除黄曲霉毒素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887218.3 | 申请日: | 2021-08-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697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 发明(设计)人: | 黄和;吴丽娜;魏金慧;吴香椽;吴成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师范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J20/22 | 分类号: | B01J20/22;B01J20/30;B01J31/22;G01N30/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黄志兴 |
| 地址: | 21004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有机 框架 材料 去除 黄曲霉 毒素 中的 应用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分析检测领域,公开了一种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在去除黄曲霉毒素中的应用和去除黄曲霉毒素的方法。本发明提供了具有类酶活性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在去除黄曲霉毒素中的应用。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去除黄曲霉毒素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具有类酶活性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过氧化氢与含有黄曲霉毒素的样品接触。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通过吸附‑降解协同作用实现对黄曲霉毒素的去除,节省时间的同时大大提高对黄曲霉毒素的去除效率,有效节约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析检测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类酶活性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在去除黄曲霉毒素中的应用。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基于该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去除黄曲霉毒素的方法。
背景技术
黄曲霉毒素(AFs)是由曲霉属产生的一类致癌真菌毒素,特别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常见于玉米、大米、花生、干果和香料等主要粮食作物以及乳制品。黄曲霉和寄生黄曲霉均能够产生黄曲霉毒素B1(AFB1)和黄曲霉毒素B2(AFB2);寄生菌还会产生黄曲霉毒素G1(AFG1)和黄曲霉毒素G2(AFG2)。在这四种毒素中,AFB1是最有害的,在所有与AFs相关的食品和饲料污染中,AFB1造成的污染超过75%。然而,传统的食品加工方法,如清洗、脱壳和铣削,只能从中去除严重污染的部分,去除效率低。另外,AFs的分解温度在237-306℃,普通的烹饪、油炸和烘烤对AFB1去除作用不大。因此,黄曲霉毒素防控的相关工作一直是食品安全领域的研究重点和热点。
目前已经研究了许多生物方法去除AFB1,然而,由于其固有的一些缺陷,在应用上存在许多困难。微生物容易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缺乏稳定性,难于重复使用,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成本较高,去除速率较慢。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单一的方法能够满足黄曲霉毒素在农业生产中净化效率、安全性和成本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单一方法对黄曲霉毒素的去除速率较慢、成本高的问题,提供一种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在去除黄曲霉毒素中的应用和去除黄曲霉毒素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对黄曲霉毒素的去除效率,节约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具有类酶活性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在去除黄曲霉毒素中的应用。
优选地,所述具有类酶活性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聚乙烯吡咯烷酮、柠檬酸、L-抗坏血酸、铁基金属有机骨架材料颗粒与溶剂I混合进行反应I后,再与Pd原液混合进行反应II。
优选地,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所述柠檬酸、所述L-抗坏血酸、所述铁基金属有机骨架材料颗粒与所述Pd原液中Pd含量的质量比为100:40-60:40-60:40-60:1-2;
所述溶剂I为去离子水;
所述反应I的条件至少满足:温度为100-140℃、时间为3-8min;
所述反应II的条件至少满足:温度为100-140℃、时间为2-4h。
优选地,所述铁基金属有机骨架材料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四氯化锆、四羧基卟啉配体、苯甲酸与溶剂II混合后进行反应III;
优选地,所述四氯化锆、所述四羧基卟啉配体和所述苯甲酸的质量比为1:0.5-1:30-40;
所述溶剂II为二乙基甲酰胺;
所述反应III的条件至少满足:温度为100-140℃、时间为20-30h。
优选地,所述黄曲霉毒素为黄曲霉毒素B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师范大学,未经南京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872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压缩图像识别方法
- 下一篇:非油炸面及其加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