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周围神经缺损修复的神经导管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86256.7 | 申请日: | 2021-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338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田德虎;刘春杰;田思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L27/40 | 分类号: | A61L27/40;A61L27/18;A61L27/36;A61L27/50;A61L27/54;D01D5/00 |
代理公司: | 日照市聚信创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19 | 代理人: | 杨帆 |
地址: | 050051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周围神经 缺损 修复 神经 导管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神经导管技术领域,一种用于周围神经缺损修复的神经导管,包括,神经导管主体,所述神经导管主体为三层结构;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用于周围神经缺损修复的神经导管的制备方法,包括,S1:获取新鲜羊膜;S2:冻干羊膜的制备;S3:制备PCL纳米纤维膜;S4:制备多层神经导管;S5:多层神经导管的后处理。有益效果:神经导管为神经残端提供力学支持,防止周围结缔组织侵入两个残端间的缺损区域;神经导管基于羊膜释放多种生物活性物质,促进神经营养因子的富集,提供适合神经损伤修复的微环境,增强轴突的再生能力,为临床上亟待解决的周围神经缺损这一难题提供了新的途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神经导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周围神经缺损修复的神经导管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外周神经缺损是临床上常见的外伤,各种创伤所导致的外周神经损伤发生率约为1.3-2.8%,其治疗结果较差,有较高的致残率。尽管周围神经在轻中度损伤后能够在一定程度内实现自我修复,但对于长段神经缺损的情况,我们仍然需要通过移植物来重新桥接神经的两个断端。经典的自体神经移植技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被认为是治疗此病的金标准。然而这一方法存在诸多缺陷,如成功率不高、移植物来源受限、神经尺寸不匹配以及对供区组织的潜在伤害。因此,寻找替代自体神经的材料,用于神经修复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利用生物材料制造神经导管为提升疗效提供了可能,是神经再生和修复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周围神经损伤后,通过逆向运输提供的神经营养因子骤减,导致神经元细胞死亡,再生乏力。但是,一旦受损神经元重新长回它所支配的靶组织,上述情形将得到扭转,表明周围神经再生有赖于靶组织合成的神经营养支持。因此,在神经受损部位的微环境中导入外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有助于损伤的修复和神经再生。不同于单纯的生长因子,来源于生物体的天然物质羊膜是一种半透膜,含有丰富的细胞因子、酶类等活性成分,允许营养物质渗透,来源广泛、成本低廉,极低的免疫源性,无致瘤性及伦理学争议,其独特的结构使其成为理想的生物材料。
新鲜羊膜无法长期保存,不适用于临床常规使用。目前临床使用的羊膜产品均经过冷冻保存处理,能长期保存且即时可用,不仅能比较完好的保存羊膜结构,还能保存多种羊膜固有的生长因子,但冻干处理后的羊膜质脆、缺少足够的力学强度、溶解过快导致滑移,为克服羊膜材料的上述局限性,需要引入PCL纳米纤维与冻干羊膜构建复合材料,来发挥羊膜组织结构特性的最大潜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周围神经缺损修复的神经导管及其制备方法,构建蕴含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的PCL/羊膜基质多层多功能纳米纤维神经导管,可以有效解决神经移植所带来的问题,并成为理想替代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周围神经缺损修复的神经导管,包括,神经导管主体,所述神经导管主体为三层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神经导管的外壁和内壁均为PCL纳米纤维膜,两层PCL纳米纤维膜之间包裹有羊膜。
一种用于周围神经缺损修复的神经导管的制备方法,
S1,取新鲜胎盘组织,在羊膜与绒毛膜之间钝性分离,获得光滑、半透明的新鲜羊膜,用含有青霉素、链霉素的平衡盐溶液浸泡,使用4℃冰箱保存,备用;
S2,将新鲜羊膜置于冷冻干燥机工作室,低温下预冻数小时,冷凝室制冷、真空泵排气,对预冻后的羊膜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对冻干羊膜进行灭菌;
S3,配置聚己内酯(PCL)纺丝液,磁力棒搅拌混匀过夜,设定合适的环境温度、湿度等参数,连接静电纺丝装置,将电纺溶液放入注射器中,调整溶液的流速、高电压,调整接收距离,在冻干羊膜上皮侧接收PCL纳米纤维膜,并将其裁剪;
S4,将上述纳米纤维膜包裹在静电纺丝加工装置的接收器上,在冻干羊膜基底膜侧继续接收PCL纳米纤维;
S5,将多层神经导管置于真空干燥箱中,真空干燥24h后脱模,并进行裁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未经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862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5G柱上断路器
- 下一篇:一种光电显示产品高速贴片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