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核电厂运行瞬态识别和评价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86193.5 | 申请日: | 2021-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411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李晨;刘畅;邓晶晶;张锴;梁星筠;孙丰诚;杨雨;杨皓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杭州安脉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刘宁 |
地址: | 20023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核电厂 运行 瞬态 识别 评价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核电厂瞬态监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核电厂运行瞬态识别和评价系统,包括系统硬件、系统数据库以及计算程序;所述系统硬件包括系统服务器、计算服务器、备份服务器以及网络交换机;所述系统数据库包括实时数据库、计算数据库以及材料数据库;所述计算程序包括动态神经网络计算以及模糊推理计算;本发明提供的核电厂运行瞬态识别和评估系统基于核电厂DCS监测数据自动判断运行瞬态是否超越了设计瞬态,对瞬态进行检测、统计、识别、归类,便于对核电厂瞬态进行有效控制、跟踪和评估电厂运行状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核电厂瞬态监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核电厂运行瞬态识别和评价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确保电厂的运行状态符合设计要求,需要对核电厂寿期内的运行瞬态进行瞬态识别和归类统计;目前瞬态识别的工作还处于一事一议的状况,不便于对核电厂瞬态进行有效控制、跟踪和评估电厂运行状态,针对这块安全审查的需求和电厂实际状态的灰色地带,急需开发具备瞬态识别、归类、统计功能系统软件,内置经过验证的数据挖掘算法,从而固化知识和专家经验、顺利提交定期安全审查报告并优化电厂运行维护,因此,提出一种核电厂运行瞬态识别和评价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核电厂运行瞬态识别和评价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核电厂运行瞬态识别和评价系统,包括系统硬件、系统数据库以及计算程序;所述系统硬件包括系统服务器、计算服务器、备份服务器以及网络交换机;所述系统数据库包括实时数据库、计算数据库以及材料数据库;所述计算程序包括动态神经网络计算以及模糊推理计算。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系统服务器为各类系统服务的核心服务器,用于支持操作站客户端的各类数据请求和功能调用、对接收数据的处理和转储、对系统配置参数的管理;系统服务器还负责支持计算程序的正常运行;所述计算服务器作为信息系统数据主要保存载体,能够为系统应用提供所有输入和过程参数的调用;所述备份服务器作为数据库服务器的数据备份载体,提供对数据库数据的备份功能;所述网络交换机负责构建疲劳监测系统局域网,还负责连接外部系统和外部网络,以支持与PI系统数据通信以及电厂局域网内客户端与系统服务器之间的数据通信。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动态神经网络计算步骤为:
S1:瞬态数据采集,并根据设置算法自动识别是否发生瞬态;
S2:若发生瞬态则自行判断每个瞬态的起始和结束时间,从连续采集数据中截取单个实际运行瞬态的时间历程曲线;若无瞬态发生,则不进行下一步的分析计算;
S3:对于实际发生的瞬态基于机器学习获得曲线特征;
S4:将每个实际瞬态进行归类,与设计瞬态进行匹配,并进行瞬态统计分析。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瞬态起始和结束时间是通过设置瞬态曲线变化阈值来确定。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系统数据库采用SqlServer关系型数据库,用于支持数据保存、数据调度以及平台支持,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实时数据库用于接收和保存来自核电厂各机组DCS的工艺数据;所述计算数据库用于核电厂瞬态识别、统计、归类的核心计算过程存储,能够长期保存所有中间计算变量以及最终计算输出;所述材料数据库用于存放用于支持疲劳寿命监测系统计算的材料参数,该部分数据为静态数据,能够在数据库中永久保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杭州安脉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杭州安脉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861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播连线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BOPP包装膜的制备及其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