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桥梁挠度测量用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86190.1 | 申请日: | 2021-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81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许兴臣;王伟年;刘爱华;刘子伟;房子岩;李志伟;解超;王志华;赵旭明;高伟;李向乱;肖荣;马强;杨爱民;贾之光;田杰;徐思祺;杨少华;孟琦;李萌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爱华 |
主分类号: | G01M5/00 | 分类号: | G01M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2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桥梁 挠度 测量 辅助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桥梁挠度测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桥梁挠度测量用辅助技术,包括有第一连接支撑柱、保护盒,所述第一连接支撑柱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连接卡轴,所述第一连接支撑柱的内部开设有与连接卡轴相匹配的活动圆槽,所述第一连接支撑柱的外侧与连接卡轴相平行的地方均匀固定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的外侧位于第一连接支撑柱的两侧活动套接有垫片,所述螺栓的外侧固定套接有螺帽,所述连接卡轴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支撑柱。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巧妙,通过结构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使其更方便去保护装置提高它的使用寿命,更好的去调节本装置的使用高度,使其更方便使用,具有良好的市场竞争力,值得推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挠度测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桥梁挠度测量用辅助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近年来在各地修建了一批大桥和特大桥,桥梁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连续桥梁、悬臂桥梁、拱桥、钢架桥、悬索结构桥等。为检验桥梁结构的工作性能和施工是否达到设计要求,保障桥梁运营的可靠性,并为桥梁竣工验收提供依据,需对桥梁进行静动载实验。进行静载试验时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对结构的变形即挠度进行测量。
申请号为CN201820651933.0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桥梁检测用挠度仪通过在固定卡板底部设置定位四棱锥与地面进行二次固定,大大的增加了挠度仪的稳固性,防止在地面凹凸不平时该装置固定不稳定的问题。但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无法保证检测仪器相对于地面始终处于水平状态,并且无法根据所需要的角度进行调节。
申请号为CN201920763517.4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桥梁荷载试验挠度检测装置,通过固定销穿过固定孔和部分地面进行稳固连接支撑,配合活动支脚和配重块提高整体稳定性,同时可以在装置进行旋转折叠时,通过连接通孔的连接,配合磁性吸附端盖的固定,对装置进行整体的折叠固定,但对桥梁挠度检测时往往是在野外进行,并没有提前搭建好的勘测平台,导致需要将检测装置放置在斜坡上进行勘测,该装置无法根据斜坡的角度进行相对于的角度调节,无法保证检测设备的检测角度,因此根据桥梁检测设备的实际使用情况,对桥梁检测设备进行进一步的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桥梁挠度测量用辅助装置,使其更方便去保护装置提高它的使用寿命,更好的去调节本装置的使用高度,使其更方便使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桥梁挠度测量用辅助装置,包括有第一连接支撑柱、保护盒,所述第一连接支撑柱内部设置有控制器,所述第一连接支撑柱底部与独立气囊滑动连接,所述独立气囊通过伸缩杆与控制器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支撑柱的外侧通过所述第一固定连接轴与第一连接曲形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曲形环的外侧活动连接有收纳卡轴,所述收纳卡轴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滑轴,所述收纳卡轴通过气囊与滑轴固定连接,所述气囊通过进气管与所述控制器相连通,所述滑轴的下端活动连接有连接底盘,连接底盘中部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连接支撑柱外侧底部套接有第二连接曲形环,所述第三连接曲形环通过固定连接伸缩轴与固定机构固定连接,所述滑轴通过固定机构与第一连接柱固定连接,所述控制器顶部通过气管与减震气囊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独立气囊设有若干个,每个所述独立气囊分别与所述气囊和减震气囊一一对应,且所述独立气囊通过分气阀与气囊和减震气囊相连接,所述分气阀设置在控制器内。
优选的,当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压力值不相同时,所述压力传感器将压力值反馈至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通过控制分气阀使相应的独立气囊与相应的气囊连通。
优选的,当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值相同时,所述压力传感器将压力值反馈至控制器,所述所述控制器通过控制分气阀使相应的独立气囊与减震气囊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支撑柱顶部通过轴承与保护盒转动连接,所述保护盒内部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顶部通过连接底座与检测仪本体固定连接,所述保护盒内部中心设置有减震气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爱华,未经刘爱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861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