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铌钢经济铌合金化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85914.0 | 申请日: | 2021-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42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军;张彦恒;黄汝铿;彭友全;谢林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7/00 | 分类号: | C21C7/00;C21C7/06;C21C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杨威 |
地址: | 615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铌钢 经济 合金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铌钢经济铌合金化的方法,使用半钢或铁水转炉冶炼终点低碳钢水,通过优化含铌钢铌铁合金化工艺、限定LD转炉工序铌合金化要求、LF炉精准差异化铌合金化要求和RH炉精准差异化铌合金化要求、以及优化LD/LF/RH各工序铌铁合金加入工艺,实现控制含铌钢以及超低碳钢LF/VD/VOD/VAD/RH工序铌成份配加的稳定控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含铌钢经济铌合金化的方法,可有效、精准、稳定地控制含铌钢、以IF钢为典型代表的超低碳钢LD/LF/RH工序铌成份配加稳定控制,为LD/LF/RH实现高效精准铌成份控制、经济铌合金化、生产稳定顺行提供有力支撑,减少了含铌钢、以IF钢为典型代表的超低碳钢LD/LF/RH工序铌成份控制的波动、不稳定,冲击和影响产品质量稳定控制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钒半钢(铁水)冶炼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含铌钢经济铌合金化的方法。
背景技术
超低碳钢具有优良的加工性能、电磁性能和韧性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汽车和家电行业,一直在迅速发展。尤其是IF钢,已成为一个国家汽车用钢板生产水平的标志,世界许多先进钢铁厂都非常重视IF钢的生产,安赛乐米塔尔、新日铁、JFE、蒂森克虏伯、美钢联、浦项等先进钢厂的IF钢年产量均在200万吨以上。IF钢是高级别汽车用板中的典型钢种,是衡量一个国家汽车钢板生产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以IF钢为基础发展起来的高防腐蚀性能深冲热镀锌IF钢板、高强度IF钢板、深冲高强度烘烤硬化IF钢板等系列超低碳钢,已广泛应用于汽车内板与面板的生产。
铌,化学符号Nb,是一种带光泽的灰色金属,具有顺磁性,原子序数41,原子量92.90638,属于元素周期表上的VB族。1801年英国C.哈切特从铌铁矿中分离出一种新元素的氧化物,并命名该元素为columbium(中译名钶),熔点2468℃,沸点4742℃,密度8.57g/cm3。高纯度铌金属的延展性较高,但会随杂质含量的增加而变硬。铌对于热中子的捕获截面很低,因此在核工业上有相当的用处。铌(Nb)在钢中可以形成NbC或NbN等间隙中间相。在再结晶过程中,因NbC、NbN对位错的钉扎及抑制晶粒长大等作用,从而大大增加了再结晶时间。在高于临界温度时,铌元素对再结晶的作用表现为溶质拖曳机制,而在低于临界温度时,则表现为析出钉扎机制。即当晶界在运动过程中遇到一个质点时,一部分晶界就会被切断,如果晶界要挣脱质点的钉扎,就必然产生新的界面面积,进而增加新的界面能,因此,只有提供更大的驱动力才能使晶粒粗化。铌在钢中的特点就是提高奥氏体的再结晶温度,扩大未再结晶区温度范围,促进奥氏体晶粒形变和缺陷的“累积”,最终达到细化铁素体晶粒的目的。
铌在钢铁行业的应用,在钢的各种微合金化元素中,废铌是最有效的微合金化元素,铌的作用如此之大,以至于铁原子中含有丰富的铌原子,就能达到改善钢性能的目的。实际上钢中加入0.001%~0.1%的铌,就足以改变钢的力学性能。例如:当加入0.1%的合金化元素时,提高钢的屈服强度依次为:铌118MPa;钒71.5MPa;钼40MPa;锰17.6MPa;钛为零。实际上钢中只需加入0.03%~0.05%Nb,钢的屈服强度便可提高30%以上。而钢的成本每吨仅增1美元。例如:普通中碳钢的屈服强度一般为250MPa,加入微量铌可使强度提高到350~800MPa。铌作为微合金化元素加入钢中并不改变铁的结构,而是与钢中的碳、氮、硫结合,改变钢的显微结构。铌对钢的强化作用主要是细晶强化和弥散强化,铌能和钢中的碳、氮生成稳定的碳化物和碳氮化物。而且还可以使碳化物分散并形成具有细晶化的钢。铌还可以通过诱导析出和控制冷却速度,实现析出物弥散分布。在较宽的范围内调整钢的韧性水平。因此,加入铌不仅可以提高钢的强度,还可以提高钢的韧性、抗高温氧化性和耐蚀性!降低钢脆性转变温度,获得好的焊接性能和成型性能。该成分被广泛的应用到连续油管的管材材料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859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