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术后患者麻醉肢体苏醒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85632.0 | 申请日: | 2021-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916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2 |
发明(设计)人: | 陈大伟;高天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大伟 |
主分类号: | A61H7/00 | 分类号: | A61H7/00;A61F7/00;A61G7/075 |
代理公司: | 郑州龙腾盛世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74 | 代理人: | 郭广全 |
地址: | 461300 河南省周***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术后 患者 麻醉 肢体 苏醒 装置 | ||
一种术后患者麻醉肢体苏醒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方式对麻醉肢体按摩效果不佳及使用不方便的问题;包括床板,床板后侧开设有通槽,通槽内滑动连接有盒体,床板下侧固定有与通槽连通的箱体,箱体内滑动连接有支撑块,支撑块内滑动连接有矩形套筒,矩形套筒内螺纹连接有螺杆;盒体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两个让位槽,盒体内左右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柱体,柱体上开设有两个螺旋槽,盒体内设有多个支撑板,同一侧的两个支撑板上滑动连接有一个矩形框,矩形框下端经导柱与螺旋槽滑动连接,矩形框左右两侧分别铰接有支杆,支杆上端设有可左右摆动的弧形板,弧形板内设有加热丝与温度传感器;本发明构思新颖,结构巧妙,有效促进血液循环、患者肢体恢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术后护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术后患者麻醉肢体苏醒装置。
背景技术
患者在手术前,往往需要全身麻醉或椎管内麻醉,术后要采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护理人员需要将患者的腿部垫高,腿部抬高高于心脏,有助于血液回流,且需要对患者的腿部进行按摩,人工按摩费时费力,增加护理负担,采用按摩器按摩,需要护理人员来回搬动按摩器,将患者腿部抬高,将按摩器放置在腿部下方,使用及收纳不便,且一般采用气囊挤压式的按摩,按摩效果不佳,不能使患者肢体快速恢复知觉。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术后患者麻醉肢体苏醒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方式对麻醉肢体按摩效果不佳及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包括床板,床板后侧开设有上下贯通的通槽,通槽内滑动连接有开口朝下的盒体,床板下侧固定有开口朝上且与通槽连通的箱体,箱体内滑动连接有支撑块,支撑块上端面与盒体下端面分别为左低右高的倾斜面,支撑块内滑动连接有矩形套筒,矩形套筒右端与箱体固定连接且其内螺纹连接有左右轴向的螺杆;
所述的盒体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两个前后方向且左右相对的让位槽,盒体内左右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且可随螺杆转动的柱体,柱体上开设有两个旋向相反的螺旋槽,两个螺旋槽的自由端互相连通,盒体内设有多个与通槽一一对应的支撑板,同一侧的两个支撑板上滑动连接有一个矩形框,矩形框下端经导柱与螺旋槽滑动连接,矩形框左右两侧分别铰接有支杆,两个支杆可相对或相背摆动,支杆上端设有可左右摆动的弧形板,同一侧的两个弧形板弧口相对设置,弧形板内设有加热丝与温度传感器。
本发明构思新颖,结构巧妙,操作方便,实用性强,盒体向上移动将下肢抬高有助于腿部血液的流动,且弧形板可收纳在床板内,节省床板上的空间,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两组弧形板向前移动对腿部的挤压推动按摩及加热,促进远心端的血液流回近心端,两组弧形板向后移动脱离对腿部的挤压,能够使得近心端的血液快速流回远心端,有效促进血液循环、患者肢体恢复,避免下肢血栓的形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断开后的全剖左视图。
图3是本发明图2中A的放大图。
图4是本发明的全剖主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剖切主视图。
图6是本发明图5中B的放大图。
图7是本发明断开后的剖切俯视图。
图8是本发明图7中C处及D处的放大图。
图9是本发明中柱体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大伟,未经陈大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856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